透過“國家賬本”看“為國理財、為民服務”
透過“國家賬本”看“為國理財、為民服務”
——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報告解讀
預算報告解讀①
調結構:
財政支持成效明顯
在支持科技發展、促進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財政部門不斷增加財政投入,完善有利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財稅體制機制,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
預算報告顯示,2012年,財政部門充分發揮財稅政策在結構調整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斷增加財政投入,完善有利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財稅體制機制,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
在加大科技投入方面,2012年中央財政科學技術支出2291.5億元,增長12.7%。主要用于: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增加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973計劃”投入,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基礎科研機構的保障水平大幅提高。推動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研究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積極支持科技基礎條件建設,推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實施科技惠民計劃,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2013年,中央財政安排資金2529.91億元,進一步加大科學技術支持力度,保障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順利實施,推進區域科技創新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加快科技成果走進基層、惠及百姓等。
在促進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方面,2012年中央財政節能環保支出1998.43億元,增長23.1%。主要用于:加快重點節能工程建設,完成北方采暖區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面積2億平方米。出臺實施平板電視、空調、洗衣機、熱水器等高效節能產品推廣政策,全年累計銷售3274萬臺。支持企業調整產業結構,淘汰1917萬噸焦炭、5969萬噸水泥、545萬千瓦小火電等落后產能。建設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1.5萬公里,支持1.2萬個村莊開展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加強“三河三湖”等重點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實施天然林保護等林業重點工程,鞏固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成果。促進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發展循環經濟。五年來,全國財政節能環保支出累計1.14萬億元,年均增長24.1%。2013年,中央財政繼續加大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支持力度,安排節能環保支出2101.27億元,加大對大氣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解決好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大氣、水、土壤等突出環境污染問題,改善環境質量,維護人民健康等。
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中央財政進一步加大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2012年,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45383.47億元,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占全部轉移支付的53.3%。五年來,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由2007年的1.4萬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4.03萬億元,年均增長27.1%。資金重點用于中西部地區、民族地區、革命老區、貧困地區、糧食主產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通過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實施再分配,中西部地區人均公共財政支出水平大幅提高,有力促進了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此外,中央財政還在以下方面支持結構調整:建立健全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將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覆蓋到國家確定的全部牧業半牧業縣。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實施稅費減免政策,促進中小企業穩健經營和持續發展。大力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發展,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推動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等。
預算報告解讀②
惠民生:
中央財政民生支出占比穩定在2/3以上
2012年中央財政用于民生各方面支出的增幅均高于當年中央財政收入9.4%的增幅。2013年中央財政將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突出重點、控制一般,把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本著“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和公共財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2012年,財政部門認真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按照“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要求,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新進展。
預算報告列舉了一組民生支出數據: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達到近21994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其中中央財政教育支出3781.52億元,增長15.7%;中央財政醫療衛生支出2048.2億元,增長17.2%;中央財政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753.73億元,增長22%;中央財政住房保障支出2601.6億元,增長44.6%;中央財政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494.68億元,增長18.9%。
上述數據表明,2012年中央財政用于民生各方面支出的增幅均高于當年中央財政收入9.4%的增幅。通過加大民生支出,學前教育加快發展,緩解“入園難”問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對3000多萬名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實施營養改善計劃。提高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財政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200元增加到240元,醫療費用報銷水平進一步提高。實現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全覆蓋。連續8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人均水平達到1721元。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完善。健全促進就業的政策措施,支持城鎮居民就業創業,等等。
綜合五年民生支出情況,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從2007年的3.12%提高到2012年的4%,有力地促進了教育改革發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問題在制度上基本得到解決。全國財政醫療衛生支出五年累計2.52萬億元,年均增長29.3%,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全民醫保基本實現。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全國城鎮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五年基本建成1800多萬套,覆蓋面提高到12.5%;農村危房改造竣工900萬戶。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1.3億60歲以上老人按月領取養老金。支持就業和創業力度不斷加大,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形成。穩步推進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明顯加快,文化體制改革全面推進,文化事業產業健康發展。勝利完成了汶川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災后恢復重建任務,支持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積極支持抗擊重大自然災害,保障了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中央財政用于民生的支出五年累計16.89萬億元,年均增長21.1%,占中央財政支出的比重穩定在2/3以上。
預算報告顯示,2013年,中央財政將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突出重點、控制一般,把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保障好農業、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保障性安居工程、公共文化等重點支出需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財政全年用在與人民群眾生活直接相關的支出安排合計15712.5億元,比上年預算數增長13.5%,比上年執行數增長9.6%;用在公共交通運輸、節能環保、城鄉社區事務等方面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支出安排合計17150.03億元。此外,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一般性轉移支付大部分也將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預算報告解讀③
保重點:
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實有力
五年來,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累計4.47萬億元,年均增長23.5%,比前個五年增加2.92萬億元。2013年,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安排合計13799億元,增長11.4%。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財政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實有力,使近些年成為我國農業發展最快、農村面貌變化最大、農民得實惠最多的時期。
預算報告顯示,2012年,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達到12387.64億元。其中,農林水事務支出5995.98億元,增長25.3%。主要用于: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1250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啟動實施“節水增糧行動”,基本完成7000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2209條中小河流2.75萬公里河段治理,支持958個縣開展山洪災害防治。增加對種糧農民的補貼,拓寬政策覆蓋范圍。擴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區域和品種,帶動農業保險為1.83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9006億元。支持現代種業發展,推廣應用旱作農業技術和耕地保護技術。改造中低產田、建設高標準農田3003萬畝,新建續建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235個,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2607萬畝。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覆蓋全部國家確定的牧區半牧區。加大財政綜合扶貧投入,提高農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完成37.42萬個。
據介紹,五年來,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累計4.47萬億元,年均增長23.5%,比前個五年增加2.92萬億元。正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所說,堅持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集中力量辦成了一些關系農業農村長遠發展、關系農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如建立健全種糧農民補貼制度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加快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現代農業建設等。
2013年,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安排合計13799億元,增長11.4%。主要用于支持農業生產,對農民的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農作物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促進農村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以及農產品儲備費用和利息等支出。通過進一步加大“三農”投入,逐步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本版文章由本報記者夏祖軍采寫)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