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民營經濟扶持成興黔主力軍
財政廳(局)長眼中的政府采購
將民營經濟扶持成興黔主力軍
——訪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財政廳廳長李岷
政府采購通過政策杠桿作用對中小企業進行扶持,對正在奮力爬高的貴州民營經濟有意義。
■ 本報記者 張靜遠
“政府采購通過政策這根杠桿對中小企業進行扶持,對正在奮力爬高的貴州民營經濟有意義。”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財政廳廳長李岷日前在接受《中國政府采購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在歷來重視民營經濟的貴州省,政策的扶持引導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政府采購則在中小企業發展中發揮著如虎添翼的政策功能。
發展民營經濟重在中小企業
據2012年相關數據統計,貴州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產值規模比是7∶3,而這一數值在江蘇是1∶9,在浙江是3∶13。對此,李岷告訴記者,貴州省民營經濟仍然有很大發展空間,貴州省將繼續把民營經濟當作富民興黔的主力軍來抓。
貴州省發展民營經濟的注意力集中于如何扶持中小企業。早在“十一五”初期,貴州省就開始對中小企業實行融資支持;到了“十二五”時期,貴州省提出民營經濟要“挑重擔、扛大梁”。2011年貴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發展民營經濟的“3年倍增計劃”。
“去年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專項資金11.2億元,60%以上支持民營經濟發展;2012年起的“十二五”期間,全省各級財政每年安排10億元以上資金扶持2萬戶微型企業發展,同時,微型企業實現的地方稅收,以15萬元為限獎勵反哺微型企業,支持其可持續發展。”李岷說。
通過一系列政策,2012年,貴州全省民營企業達到14.39萬戶,比上年凈增4.93萬戶,其中新增微型企業2萬多戶,占全省新增民營企業總數的41%。貴州省民營經濟占GDP的比重、專利申請受理量、專利受權量的計劃指標在2012年完成指標分別為40%、3368件、2447件;市場主體突破100萬戶、民營經濟增加值突破2600億元、民間投資突破3400億元、繳納稅金突破550億元、新增就業突破60萬人。
多方入手幫扶中小企業
2010年,貴州省頒布《貴州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從此貴州省幫扶中小企業、促進民營經濟的戰略政策走上了法制化進程。
李岷告訴記者,《條例》要求貴州財政從多方入手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其中包括專項資金扶持、政府采購優先購買和融資支持、財稅補貼4大類型。
其實,早在2002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以下簡稱《促進法》)頒布實施之初,貴州省就開始醞釀本省中小企業扶持政策。此后,貴州省還制定下發《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全省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支持微型企業發展的意見》,將省經信委中小企業辦公室(非公經濟辦公室)更名為省民營經濟發展局(省中小企業局);并將省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省民營經濟發展局(省中小企業局)。
政策杠桿作用凸顯
談到《條例》里關于政府采購的規定,李岷開始擺數字:“2012年,政府采購金額共271億元,其中授予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合同近227億元,占采購資金總額的84%。”李岷表示,要嘗試在政府采購的政策功能中找到撬動民營經濟的有力支點:“政府采購在歷年的民生財政中立下了汗馬功勞。而扶持民營經濟是民生財政支出的一部分,在這方面政府采購大有可為。”
2012年貴州省提出要投資921億元實施十大民生工程。民生項目中,支持創業的“3個15萬元”政策、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等涉及公共財政支出、符合政府采購制度要求的項目均實行政府采購。
在貴州,對預算金額在200萬元以下的政府采購項目,中小企業和本省民營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能滿足采購需求的,優先從中小企業和本省民營企業采購。據統計,2012年組織的省級單位協議供貨采購,有264戶企業取得了協議供貨商資格,其中本省民營企業就占了238戶。“政府采購是實至名歸的‘政策杠桿’。”對于這些數字,李岷如是說。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