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機構發展的“下一站”
佛山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吳國偉:集采機構需要走一條專業化道路
“當前,集采機構面臨著轉型的問題,單純的規范化操作已經不是集采機構追求的終極目標。”佛山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吳國偉認為,在集采職能市場化趨勢下,集采機構走一條專業化的發展道路迫在眉睫。
根據自己的工作經歷,吳國偉指出了目前基層集采機構面臨的一些突出問題。
首先,集采機構工作越來越程序化、機械化。政府采購改革從起步至今一直走的是程序規范化的路徑,但采購人精通程序之后出現了“享受程序”傾向,即變相利用程序把高價采購和虛假采購合法化。而且采購人的權力太大,責任太小,容易滋生腐敗。
其次,集采機構的形象不高、地位不高、士氣不高。非專業媒體把政府采購和政府采購機構“妖魔化”,故意以不良動機誤導大眾,推波助瀾,造成了社會對政府采購和政府采購機構認識上的誤區。同時,因為科學的預算不應該有過大的節約率,過多的預算結余率會受到人大的質疑,致使基層集采機構處于一種資金節約越多、麻煩越多的尷尬境地。
再其次,部門采購在一定程度上有回歸的趨勢。部門采購從本質上來講是一種分散采購,很多采購人都在想方設法規避集中采購,最后只是通過集采機構走走程序。以前經常在工程交易領域出現的圍標現象開始在政府采購領域滋長。
吳國偉認為,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于集采機構需要走專業化的道路。只有具備更專業的素質、技能和更高的服務水平,集采機構才能更好地體現與中介機構的區別,從而實現更加持續穩健的發展。
洛陽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李靜:集中采購不單是采購項目的集中
“集中采購不單是采購項目的集中,還是專業化的政府采購執行操作的集中。集采機構應該承擔這種職能。”在談及集采機構的職責時,洛陽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李靜認為,在政府采購規范化建設過程中,集中采購作為政府采購的重要組織形式,其主導地位進一步突出,中介機構應當是集采機構的補充。
李靜表示,社會中介機構是企業法人,以盈利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介機構節約財政資金的積極性,同時,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一些中介機構不惜采用不正當手段謀取業務,因此,中介機構與采購人之間難以形成有效的制約關系。而集采機構在某種程度上則敢對采購人說“不”,這是因為集采機構從成立起便從法理上奠定了非營利的公共服務性質,其機構屬性是事業法人,在價值取向上與國家意志有著高度的一致性,作為政府的采購人,其職責是執行和落實政府確定的工作目標,有助于充分實現政府采購的政策功能。
濟寧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馮偉華:應用電子平臺是專業化發展的必然
如今,電子化平臺在政府采購活動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濟寧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馮偉華認為,這是集采機構實現專業化發展、加強內部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綠色采購的必要途徑,更是從根本上控制奢侈采購的有效手段。
據馮偉華介紹,濟寧市的政府采購平臺已廣泛應用于工程采購、監督部門的監督、評審專家評標、供應商提交投標文件等各個方面,使集采機構的移動辦公成為可能,在政府采購實踐工作中發揮出了巨大作用。
第一,各行政事業單位通過電子平臺提交采購計劃,使每個采購計劃能夠及時到達政府采購中心的綜合科,方便了整個計劃的審查。該環節重點審查技術配置要求是否合理,不合格的采購需求將被直接退回,有效地避免了奢侈采購現象。
第二,在工程采購方面,綜合科對工程項目進行論證,工程的技術參數將在網上公開。只有公示無異議的項目才能通過平臺制作招標文件。同時,通過平臺對項目實施模塊化管理,政府采購中心負責人可以監控這些文件的修改過程,并最后對招標文件進行把關定奪。
第三,檢察院等監督部門對采購項目的監督也可以通過平臺完成。檢查院進入平臺審核參加投標的供應商是否曾被列入黑名單,如果供應商不合乎要求將被取消資格。
第四,公開招標、詢價、競爭性談判等項目全部通過平臺在網上進行。供應商憑密鑰密碼登陸平臺,進行文件下載、文件上傳,不再需要提交大量的紙質文件,節約了大量的紙張,降低了供應商的投標成本,實現了綠色采購。評審專家可通過平臺的視頻系統進行評審,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費用。
馮偉華表示,通過電子化平臺,工作人員處理各種項目實現了留痕,責任更明確。此外,電子化平臺使中心更容易對項目的進展情況進行追蹤,避免了延誤項目進展的情況,提高了效率,使中心的內部管理能力大大提升。(本欄文字趙輝朱育戈圖片攝影余波)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