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問沒有嚴格的時效限制
詢問沒有嚴格的時效限制
■ 馮智恒
《政府采購法》第51條對詢問做出如下規定:供應商對政府采購活動事項有疑問的,可以向采購人提出詢問,采購人應當及時作出答復,但答復的內容不得涉及商業秘密。
詢問應當是政府采購活動中運用最為頻繁的維權方式。政府采購活動中的絕大多數問題,都可以通過詢問得到滿意解答,許多潛在沖突可以通過詢問得到化解。
筆者認為,正確理解和運用詢問,要把握好以下要點:
1.詢問由供應商向采購人提出。提出詢問的供應商不一定是詢問項目的當事人,沒有報名參加詢問項目采購活動的企業、其他組織或個人也可以是詢問的發問人。采購人委托了代理機構的,詢問人可以向代理機構發問。
2.詢問適用于政府采購活動的任何事項。政府采購活動包括從項目的審批立項到驗收結算的采購全過程。詢問是求解疑問,只需提出問題,表達意見,不必提交證據。詢問的動機是索疑求證,不以權益受到損害為前提。此外,詢問還有幫助采購人修正偏差和糾正錯誤的功能。詢問與質疑有本質的區別。在政府采購活動中,由于供應商對詢問方式疏于了解,許多本來可以通過詢問解決的問題,被錯誤地采用質疑方式提出,使問題僵硬起來,不能得到妥善解決。
3.采購人不答復或拖延答復詢問,是對供應商權益的損害。對于供應商提出的詢問,采購人必須予以答復,而且要在詢問事項涉及的有效時間節點前做出答復,這是采購人的法定義務。
4.詢問不要涉及他人的商業秘密。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在政府采購活動中,商業秘密也包括供應商在投標競爭中不愿讓競爭對手知悉的投標信息。
5.提出詢問沒有嚴格的時效限制。只要對活動事項的疑問還有現實意義,就可以提出詢問。但是,詢問也需要把握時機,不要因遲疑或拖延錯過發問時機,留下遺憾。
6.詢問可以用口頭和書面兩種方式提出。
口頭詢問可以當面提出,也可以通過電話提出。供應商口頭提出的詢問,采購人可以口頭答復。
書面詢問通常用詢問函的方式提出。詢問人應當在詢問函上署名用印。詢問函的送達方式可以是直接遞交、郵寄送達、傳真送達或電子郵件送達。采購人必須用書面方式答復詢問函。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