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再制造發展經歷3個主要階段
我國再制造發展經歷3個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是再制造產業萌生階段。
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我國相繼出現了一些再制造企業,如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復強動力有限公司(中英合資)、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的動力再制造分廠(中德合資)等,分別在重型卡車發動機、轎車發動機等領域開展再制造。產品均按國際標準加工,質量符合再制造的要求。但是,為取締汽車非法拼裝市場,2001年國務院307號令規定舊汽車五大總成一律回爐,切斷了這些企業再制造毛坯來源,產量嚴重下滑。
第二階段是學術研究、科研論證階段。
1999 年6 月,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濱士在西安召開的“先進制造技術”國際會議上發表了“表面工程與再制造技術”的學術論文,在國內首次提出了“再制造”的概念。
2001年5月,總裝備部批準立項建設我國首家再制造領域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裝備再制造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于2003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
2002年9月及2007年9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先后批準了兩項關于再制造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的重點項目。
2003年8月起,國務院組織了2000多位科學家從國家需求、發展趨勢、主要科技問題及目標等方面對“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進行了論證研究,其中第三專題《制造業發展科學問題研究》將“機械裝備的自修復與再制造”列為19 項關鍵技術之一。
2003年12月,中國工程院咨詢報告“廢舊機電產品資源化”完成,研究結果表明,廢舊機電產品資源化的基本途徑是再利用、再制造和再循環,其目標是使再利用、再制造的部分最大化,使再循環的部分最小化,使安全處理的部分趨零化。
2006年12月,中國工程院咨詢報告“建設節約型社會戰略研究”中把機電產品回收利用與再制造列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17項重點工程之一。
第三階段是人大頒布法律、政府全力推進階段。
2005年,國務院頒發的21號、22 號文件均明確指出國家“支持廢舊機電產品再制造”,并“組織相關綠色再制造技術及其創新能力的研發”。同年11 月,國家發改委等6 部委聯合頒布了“關于組織開展循環經濟試點( 第一批) 工作的通知”,其中再制造被列為四個重點領域之一,我國發動機再制造企業“濟南復強動力有限公司”被列為再制造重點領域中的試點單位。
2008年,國家發改委組織了“全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試點實施方案評審會”,對全國各省市40余家申報單位中篩選出來的14 家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企業進行了評審,包括一汽、東風、上汽、重汽、奇瑞等整車制造企業和濰柴、玉柴等發動機制造企業紛紛開始實施再制造項目。
2009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正式生效,第2條、40條、56 條中6 次闡述再制造,為推進再制造產業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同年4 月,國家發改委組織“全國循環經濟座談會暨循環經濟專家行啟動儀式”。
2009年11月,工業與信息化部啟動了包括工程機械、礦采機械、機床、船舶、再制造產業集聚區等在內的8 大領域35 家企業參加的再制造試點工作。
2010年2月20日,國家發改委和國家工商管理總局確定啟用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品標志,目的在于更好地加強對再制造產品的監管力度,進一步推進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的健康發展。
2010年5月,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委聯合下發《關于推進再制造產業發展的意見》,指導全國加快再制造的產業發展,并將再制造產業作為國家新的經濟增長點予以培育。
2010年10月,國務院32號文件《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指出:要加快資源循環利用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示范,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產業化水平。
2012年,國家發改委啟動了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單位的驗收工作,公布了第一批驗收試點單位。
2013年,發改委、財政部等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印發再制造產品“以舊換再”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將對再制造產品進行補貼,加大推廣力度。
——摘自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濱士論文《綠色再制造工程的發展現狀和未來展望》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