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尋常的家具采購競談
一次不尋常的家具采購競談
■ 本報記者 張靜遠
一個預算為70萬元的家具采購項目,最終以42萬元成交。盡管已經過去數月,談及這個項目,江西省萬安縣財政局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采購辦”)主任吳雪琴依然很激動。
今年5月,萬安縣交警大隊一棟全新的辦公大樓落成。政府要求2個月之內要完成搬遷工作。為此,該單位要對購于上世紀90年代的老舊家具進行置換,初步估算采購所需金額為70萬元。由于所要采購的辦公家具款式不明、材質繁雜、時間緊迫,經政府研究批準,該項目采購方式為競爭性談判,由縣采購辦、紀委與采購人單位共同組織采購小組負責采購。
怎么才能將每一分錢花在刀刃上、采購到符合需求的辦公家具呢?采購小組頂著壓力開始了工作。
克服困難
為了了解市場,采購小組先用2天時間跑遍縣城所有的家具店,搞了一次價格大摸底。隨后,將原來估算的70萬元預算壓縮到了65萬元左右。
但是采購小組對采購仍然憂心忡忡。原來他們在市場調查中發現,在萬安縣,符合條件的供應商就那么幾家,招標的話,串標行為很容易發生。怎么才能杜絕串標行為的發生呢?此時,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去廣州等家具生產集中地進行采購。這個大膽的設想很快就被采購小組采納了。相較于本地家具店,廣州的供應商多為生產商,且廠家數量多、廠子規模大,可以保證供應商之間的有效競爭。
南下廣州
5月4號,采購小組一行到達廣州,一落地便開始了市場考察。他們用了4天時間隨機挑選了8家注冊資金在5000萬元以上的生產廠家,對市場情況進行了新一輪摸底。通過對各家產品的款式、材質、顏色等的比較,競爭性談判文件的框架基本確定了,6家擬邀請供應商名單也被確定了下來。
吳雪琴告訴記者,考察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他們不僅了解了各個廠家的生產流程與產品特點,還知曉了各類家具的選材、加工中的門道。“這對我們估算利潤與后期驗收都非常有幫助。”吳雪琴說。
怎么才能防止這6家供應商在競爭性談判過程中相互勾結哄抬價格呢?除了在調查過程中做好保密工作外,采購小組對競爭性談判程序進行了創新:第1輪談判采取分別談判的方式進行,即逐一通知各家供應商分別前來談判,以確保他們難以知曉競爭對手。在第1輪談判中,各家供應商帶來了樣品畫冊,提出了售后服務方案和首次報價,談判小組通過這些信息基本確立競談文件和標底。
硝煙彌漫
據吳雪琴回憶,競爭的白熱化出現在第2輪談判中。在該輪談判中,采購小組要求供應商進行背靠背報價。
當日一大早,6家供應商代表很早就來到談判現場。為防止相互打聽報價,采購小組組織供應商集中在一個固定的區域,并有工作人員為其提供服務。
談判開始后,在背靠背的情況下,6位供應商代表分別提交了第1輪報價。
“談判不限制報價次數,各家可以不限次數地進行報價,直到不愿意報價為止。”據吳雪琴介紹,經過3輪報價之后,各家基本停止了報價。最終,廣東豐華家具廠以42萬元的報價成為成交供應商。
當這個遠遠低于預算價的成交價被公布出來后,采購小組的工作人員們歡呼了。“真沒想到可以以這個價格成交。”吳雪琴說。時隔5個月,再談起這次采購,她認為,競爭性談判對采購金額較大的家具項目是比較合適的采購方式。此外,她認為,對市場的前期調研、分析,競爭性談判現場的把握、報價輪次的控制,都會對采購結果起到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