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力量:集采考核的“第三只眼”
如何實現監督考核“無死角”?
第三方力量:集采考核的“第三只眼”
■ 本報記者 王童彥
集采機構考核是一面鏡子。實踐中,考核小組除由財政監管部門人員組成外,還有審計、監察等其他政府職能部門人員參與。然而如何將180度平面鏡變成360度立體鏡,徹底實現監督考核“無死角”?這就需要借助第三方機構的力量,進一步提升集采機構考核的公信力。
多一點關注,增一份公正
在政府績效考核中引入第三方力量的做法并不鮮見,比如,上海復旦大學公共績效與信息化研究中心受湖北省鐘祥市委、市政府委托,分別對該市公安局和舊口鎮的領導班子、領導干部2012年度工作績效開展測評。近年來,隨著政府采購制度改革不斷深化,部分地區也開始將這種第三方績效評價的方式引入到集采機構考核中。其中浙江省的做法最為典型:在“社會評價”部分,被抽取的考核項目為必查項目,考核機構可以直接或委托有關機構向考核項目所涉政府采購有關當事人發送并征集《浙江省集中采購機構考核評價表》,也可以由集中采購機構自行征集,但采購單位評價表回收率應為100%,其他應不低于50%。
浙江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管處陳梁解釋了其中的原因。他說:“僅靠我們政府采購監管處單打獨斗,力量顯然是很薄弱的。而且政府采購體系內部‘自己人’考核‘自己人’,難免會讓人覺得你是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很難讓人信服。借助第三方力量,多一只‘眼睛’監督,既可以借力使力,又可以促進考核更加公正公平?!?/p>
河北省財政廳政府采購辦公室高志勇認為,為了及時、客觀、公正地進行評價,政采監管部門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實施考核評價方式是可行的。一是可以進行獨立評價,從“局外人”的視角依法依規對集采機構進行考核評價。二是有助于實施專業評價,政府采購監管部門委托以專業研究機構牽頭,由采購人、供應商參與的考核組進行考核,更有權威性和說服力。三是可以使政府采購監管部門有效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克服人少事多的矛盾。四是有利于推進政府監管方式改革,促進完善社會服務體系。
掌握平衡藝術
引入第三方力量盡管能借力使力,促進集采機構考核向更規范公正的方向發展,但是根據《政府采購法》的規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是集采機構考核的組織實施主體。如何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從而形成考核合力?
“《政府采購法》第59條和第66條分別規定了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對集采機構的監督檢查和考核的責任。財政監管部門可以委托第三方機構實施考核,但第三方機構應在合法的前提下對委托的財政監管部門負責?!备咧居氯缡潜硎?。
陳梁介紹了浙江省在集采機構考核實踐中的具體做法。他說:“在2011—2012年度浙江省集采機構考核中,出于客觀公正評價的考慮,將社會評價部分的考核全部委托給第三方機構,由其通過電話的途徑收集相關信息和資料。雖然總體效果不錯,但是由第三方打電話很容易引起考核對象的懷疑,從而造成不斷重復解釋的現象,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效率,而且相對削弱了同級財政監管部門的監督作用。因此,在今年的考核中,我們做了一些調整,將同級財政監管部門評價分值由20分提高到40分,并要求同級財政部門負責組織考核。針對市縣一級政府采購人員力量比較薄弱的現實情況,考核方案為其提供了多元選擇——可以直接或委托有關機構組織考核,實現了同級財政監管部門和第三方機構各自作用的平衡。
專業化是短板
據記者了解,第三方機構參與集采機構考核的范圍還很局限,只參與對集采機構工作個別部分的考核。據此,有部分專家提出應該適當擴大第三方機構的考核視野,使其考核觸角涉及集采機構工作的方方面面。
高志勇提出:“對集采機構的第三方考核,可擴大到法定考核內容的各個方面。如采購價格的調查分析、資金節約效果的對比分析、服務質量的專業評估、公正執行項目的信譽狀況以及違法行為調查。從而促進集中采購機構提高法規制度的執行和規范采購的意識和能力,提高集中采購人員的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p>
另有部分專家認為,目前集采機構的考核市場剛剛萌發,第三方機構專業化程度較低,還不具備全面承接考核的能力,仍應該以財政監管部門為執行主體,在操作中有意識地逐漸培養第三方機構的專業能力。
陳梁表示:“浙江省考核借助的‘外腦’力量相對固定,主要是常合作的幾家會計師事務所,但同時也在有意識地對其他第三方機構進行引導。因為政府采購人員配備不足與業務要求提升迅速的矛盾將會長期存在,所以需要繼續加大對第三方市場的培育力度。一方面,要加快促進協會的建立和專業化建設,利用協會這個專業化的第三方平臺加強對集采機構的考核力度。另一方面,可以組織相關科研機構或者高校人員,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發揮其考核專業化的優勢?!?/p>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