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迎來真正春天
新能源汽車迎來真正春天
■ 張毅
上周五,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汽集團考察時指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
機構投資者普遍認為,習近平的表態,把發展新能源汽車與建設汽車強國聯系在一起,說明中央高層對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高度重視。
隨著從中央到地方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視,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使用正在進入提速階段,新能源汽車補貼城市越來越多。新能源汽車發展正在進入實質發展階段,迎來真正的春天。
中央領導高度重視
今年以來,中央領導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極為重視。僅在1月和2月兩個月,就先后有3位現任和原國務院領導到地方考察和調研新能源汽車。
今年1月上旬,國務院主管工業的副總理馬凱到廣東和安徽等地,就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進行調研。在深圳考察比亞迪等新能源汽車企業時,馬凱指出,要充分認識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性,緊緊抓住汽車動力系統電動化轉型的戰略機遇期,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大幅降低汽車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使空氣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今年1月2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陜西考察期間,專門到西安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了解純電動汽車研發。李克強說,新能源汽車,特別是公交車能改善城市污染和噪音問題,要倡導人人使用,政府要起到示范作用。
今年2月8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到訪比亞迪深圳坪山總部,調研普及新能源汽車的可行性。
各地紛紛出臺補貼政策
去年9月16日,財政部等部委發布了《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就新能源汽車的種類、財政補貼金額、補貼范圍等提出明確標準,并且擴大了補貼范圍,不再局限于之前的6個城市。凡是達到一定標準的城市,都可以給予新能源汽車用戶以補貼。
截至目前,國務院主管部門先后公布了88個新能源汽車發展試點城市及區域名單。北京、上海、武漢、西安等大城市相繼出臺了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還將有更多的地方政府出臺相關補貼政策和管理細則。
有分析認為,中央政府高度重視,地方政府密集出臺扶持政策,將有力地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和推廣工作。短期內,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會有一個較大的提升。
推廣仍存瓶頸
習近平在上汽考察時強調指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發力度,認真研究市場,用好用活政策,開發適應各種需求的產品,使之成為一個強勁的增長點。習近平的講話既指出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意義,也指出了今后的工作重點。
有人說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是雷聲大雨點小。喊得很厲害,但是發展并不快。2013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到2萬輛,今年一季度不到7000輛。這一銷量與全國每年兩千萬汽車銷量相比,真的是非常渺小。
目前國內在售的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用途有公交車、出租車和私家車。從新能源汽車可供車型來看,還不能滿足需要。
按照比亞迪總裁王傳福的說法,在公交領域應該大力推行電動大巴和電動出租車,而在私人用車領域,則應該大力推廣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在公交電動化方面,深圳市走在了最前列。目前深圳有超過800輛比亞迪e6純電動出租車,以及200多臺K9純電動大巴在使用、運行,還有一批混合動力大巴。這些新能源汽車的投入,使深圳在全國大范圍霧霾侵襲的情況下,依舊保持了較好的空氣質量。由于地方保護主義作祟,不少空氣污染嚴重的大城市,寧可繼續使用燃油公交大巴,也不愿意引進純電動大巴。
從北京市公布的首批7款可以享受補貼的純電動汽車來看,除了比亞迪e6續航里程可以達到300公里,其他幾款的續航里程都在150公里左右。在當前充電設施不完備的情況下,150公里的續航里程的確太短。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短途用電,長途用油電混合,既降低了成本又解決了純電動車續航里程短的問題,是家庭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最佳車型。
要加快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推廣,除了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之外,當務之急是推出更多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努力打破地方保護主義,把國家補貼用好用活,真正起到鼓勵先進的作用。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