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是空心化
編者按:
沒有自主核心技術就沒有信息安全、沒有未來。塞納人明白,誰擁有自主核心打印技術,誰就有話語權,誰就掌握未來。十年磨劍,塞納人擁有了1000多項自有專利,構建起行業最大專利平臺。而這一切,源于塞納人內心深處的那份信念:做中國自主核心技術打印機!
沒有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是空心化
——專訪珠海賽納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汪東穎
■ 本報記者 程紅琳
◎ 給員工出道題
2005年,在打印耗材市場做得風生水起的珠海賽納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汪東穎給公司的員工出了一道題:如何讓企業生存30年?
這道題在汪東穎腦海里已經出現了千百遍,更像是給自己出的。“那時的中國,生存30年的企業其實是少之又少的。但放眼全球,不乏生存了30年甚至是百年的企業。如何讓企業更有生命力是我必須要想和要做的事。”汪東穎說道。
讓他欣慰的是,題目一出,答案像雪花一樣飛到了他的辦公室,很多員工都貢獻了自己的想法。有一位員工提議:我們為什么不研發打印機呢?
“這個在當時看來有些不可思議的提議其實說到我的心里去了。”汪東穎回憶道。
“我們都知道在當時研發自主核心技術的打印機是一條中國企業還未走過的路。賺錢的路有很多,2005年前后,也不乏一些打印耗材同行做起了房地產。為什么有那么多輕松的賺錢項目不去做您卻選擇了研發打印機這條高投入高風險的路?”記者好奇地問道。
“一是我認為當時如果我們不做,5年內,中國可能還是沒有企業去做。二是中國沒有自主核心技術的打印機,我認為中國必須要有,國家是非常需要的。”多年后,汪東穎輕描淡寫地為他當年的決定做了總結。事實上,在那個時候,汪東穎對“中國人的大門,最好還是由中國人自己看守。”這句話就有了深刻的體會。
在打印行業摸爬滾打了數十載的汪東穎當然明白,打印信息安全有多么重要。
信息安全聽上去“很虛”,卻是真實的存在,大量的打印機“泄密”案例,已經在不斷警醒用戶。汪東穎告訴記者,打印信息安全主要存在三大隱患,一是存儲器的泄密,二是網絡泄密,三是耗材芯片的泄密。用戶只要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信息的泄密,尤其是政府、金融、軍隊等一些涉密單位。
既然答案有了,接下來呢?公司是否有能力研發打印機?打印技術怎么突破?資金和人員到位了嗎?就算是打印機研發出來,怎么和世界打印巨頭搶占市場?
問題接踵而至,擺在汪東穎面前。
“當時確實有很多股東不理解為什么打印耗材做得好好的卻冒著如此大的風險去研發打印機。股東們的質疑有一定道理,研發打印機投入大,而且當時我們相關技術儲備也并不多。因此,為了吸納更多意見,我讓大家暢所欲言,提出自己的意見。在爭論了兩年零九個月后,2007年,我們開始投身打印機研發。當時對研發打印機反對最激烈的股東最后成了打印機研發項目的負責人。”對于當初的掙扎,汪東穎歷歷在目。
◎ 在沙漠里打口井
從投身打印機研發到第一款激光打印機面世,賽納科技的全資子公司奔圖科技有限公司用了3年時間。這一千多個日日夜夜里,或許只有汪東穎更清楚,這“中國人第一款激光打印機”得來多么不易。
汪東穎告訴記者,奔圖誕生之前,全球打印機市場一直被日、美、韓三國壟斷。擋住中國人的是跨國巨頭以專利和商業模式構筑的“銅墻鐵壁”。當時,日美廠商擁有打印機及耗材專利超過60萬項,并利用專利“保護傘”實施“低價賣機器,高價賣耗材”的特殊商業模式,基本扼殺了后來者進入打印機領域的可能性。
“打印機研發和耗材研發是不一樣的。這一點從一開始我們就明白,雖然有了這樣的心里預設,但是在實際研發的過程中,我們確實還是走了很多彎路。打印機這種產品要看起來舒服,摸起來舒服,用起來舒服,但舒服不是設計者說了算,是用戶說了算,要調查千千萬萬的需求才行。但研發之初我們對客戶需求沒有足夠的重視,產品也出現過設計過度等問題。”汪東穎告訴記者,最困難的莫過于專利技術的突破。
既然要選擇在沙漠中打一口井,這樣的選擇就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沒有輕易開始,更不應該輕易放棄。
或許就是這樣一份堅持,讓更多人愿意幫助汪東穎圓一個夢,一個研發出國人自主核心技術打印機的夢。就這樣,汪東穎再次頂住壓力,從專利入手開始突圍。
今天,位于珠海賽納科技辦公樓一樓的展廳,有一面墻,整齊地排列著這些年賽納科技取得的專利成績。現在奔圖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擁有1000多項自有專利、數萬項無風險專利庫,構建起行業內最大的專利技術平臺,突破了專利壁壘。
◎ 騎馬找馬
2010年,奔圖科技有限公司發布第一款激光打印機,型號P1000。這款激光打印機的面世,摘掉了我國“無自主知識產權打印機”的帽子。
但俗話說商場如戰場,縱使有一腔產業報國之心,商場畢竟不是一個說情懷的地方。
對打印行業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傳統的打印行業發展套路都是從研發打印機到研發耗材,從打印耗材之都走向世界的賽納科技卻走了條恰恰相反的道路——從研發通用耗材到研發打印機。但相對于進入打印耗材領域而言,研發打印機的門檻要高得多。這步棋怎么走?
好的商業模式是成功的一半。在汪東穎看來,騎馬才能找到好馬。在通用耗材領域的市場競爭優勢更有助于幫助賽納科技在整個打印領域的產業布局。賽納首先在通用耗材業務方面擁有了核心競爭力,培育了公司發展的金牛產品,在通用耗材的支持下,賽納著眼于未來,探索產業升級的道路。“先做好一個業務,通過成熟業務賺取的利潤,去開拓新的業務機會,對于自力更生的民營企業來說,騎馬找馬的方法,我認為是比較穩健的。”在打印機業務發展的初期,賽納用通用耗材業務賺取的利潤,去發展打印機;當打印機業務不斷壯大以后,將帶動賽納的通用耗材業務再上臺階。這不能不說是一局好棋。
雖然在產業鏈上賽納科技已經有了話語權,和通用耗材相比,打印機的銷售模式發生了根本變化,在耗材領域的成功經驗不能直接復制到打印機。賽納如何演繹了一個中國自主知識產權打印機與國際打印巨頭抗衡的故事?
在互聯網思維下,很多企業都強調要做一款不僅是讓人叫好,更是讓人尖叫的產品,讓客戶無法拒絕,讓用戶口碑營銷。
“我們最新打印產品‘小時代’的推出,就是這樣一款互聯網思維下的產品:高質、低價、人機友好!”說起奔圖最新發布的打印產品,汪東穎很是滿意,這款自主研發的打印神器,擁有多項同類產品的全球之最,全球體積最小、全球打印速度最快、全球第一款易加粉等。
從最初的跟隨者,到如今的超越者,奔圖只用了4年左右的時間。在汪東穎看來,將打印領域的中國制造推向新高度,奔圖才剛剛開始!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