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批量集采:中標僅是開始
價格遠低于市場平均價,履約監管力度加大。對于企業而言——
空調批量集采:中標僅是開始
■ 本報記者 耿丹丹
近日,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組織的2015年度第1期空調批量集中采購項目結束。與此同時,廣東省即將成為繼福建、江蘇之后第三個開展空調批量集中采購的省份。空調批量集中采購已成為大趨勢。
《中國政府采購報》記者對2014年全國空調批量集中采購項目進行統計梳理發現,2014年全國空調批量集中采購規模達到1.3億元,中標價遠遠低于市場價,履約監管仍將是關注重點。
采購規模逐步遞增
2012年福建省首次對空調實行了批量集中采購。2013年9月,財政部將中央批量集中采購范圍擴至9個品目,空調批量集中采購提上日程。2014年1月,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首期空調批量集中采購項目開標。2014年5月,江蘇省省級行政機關政府采購中心首次組織空調批量采購,價格、節能、誠信成為關注重點。2014年9月,為進一步深化中央預算單位批量集中采購工作,強化合同和履約管理,提高采購效率,財政部出臺了關于加強中央預算單位批量集中采購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針對解決空調等品目批量采購后續履約供貨難點等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
這便是空調批量集中采購所走過的歷程。隨著空調批量集中采購在全國多地陸續推進,采購規模也在逐步增長。據統計,2014年全國空調批量集中采購規模就達到1.3億元。其中,國采中心自2014年初實施空調批量集中采購以來,共采購空調17922臺,采購規模為4261萬元,吸引了國內空調主流企業參與其中,節支效果顯著。
從采購時間分布來看,1月-6月采購額達到2500萬元,7月-11月采購額則高達1.03億元。這與空調自身的采購特點是契合的。業內人士表示,空調的季節性很強,銷售高峰期來臨時,企業如何正確處理民用市場與政采市場的關系顯得尤為重要。
從各地分布來看,從中央到省級、市級、縣級都有一定規模的空調批量集中采購項目,國采中心采購額達到4261萬元,占比達34%。而在2014年底完成的廈門市2015年大宗空調采購項目,采購額更是達到7161萬元,占比達56%。業內人士表示,這兩個市場采購規模大,并且相對穩定,未來仍將是企業的必爭之地。
從采購類別來看,變頻空調機所占比例在逐步增加。以國采中心為例,定速空調機采購共9354臺,變頻空調機的總量為8333臺。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國家對節能環保的日益重視,變頻機將是采購的主要機型。
價格遠低于市場價
“我們個人能否按照批量集中采購的價格買臺空調呢?”一位來自中央預算單位的政府采購相關負責人在看到中標價格后,對記者開了這樣一個玩笑。
的確如此,批量集中采購的價格要遠遠低于市場價。以剛剛結束的2015年第一期為例,第一包為普通民用變頻空調,其中包括220臺1p壁掛機、481臺1.5p壁掛機、59臺2p壁掛機、37臺2p柜機、130臺3p柜機,預算為454萬元,采購總數量為927臺,平均每臺價格預算為4898元。最終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以201萬元中標,平均每臺價格僅為2173元。而在京東商城,最便宜的1p壁掛式變頻空調,報價就已經達到2199元;最便宜的2p柜機變頻空調,報價更高達4399元。而記者在開標現場了解,幾家投標企業報價相差并不大,報價最高的僅比海爾高出56萬元,平均價也在2772元左右。
不難看出,空調批量集中采購的競爭非常激烈。國采中心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批量集中采購形成了規模效益,競爭更加充分,價格低于市場平均價,節約了財政資金,體現了公平、公正。然而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為爭奪市場,供應商之間難免會壓低價格造成惡性競爭。一家空調企業的政府采購項目負責人表示,相關主管部門應充分考慮政府采購行業的特性和空調集中采購分散供貨的服務成本、資金回流的速度及后續服務的情況。
履約監管仍是關注重點
“批量集中采購項目對企業而言,低價格是難點,更難的是全國范圍內各地經銷商的履約供貨。對企業而言,中標僅僅是開始。”在國采中心最近一期批量集中采購項目開標時,一家空調企業的政府采購項目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正如該負責人所說,各地經銷商的配合履約非常關鍵。不同于其他品目,空調在履約過程中,要面臨架線、安裝、調試等一系列隱含的工作。這就需要各地的經銷商在利潤并不高的情況下,去配合完成項目。
在2014年第二期執行過程中,格力因為多地經銷商出現履約問題,收到了多個采購單位的書面投訴。針對這種情況,國采中心在此之后的每期招標文件中,都作出了這樣的規定:開標截止時間前12個月,收到以往各期參與空調批量集中采購的采購人有效書面投訴的投標貨物生產廠家,每次有效投訴扣3分,總分10分,直到扣完為止。這意味著格力接下來一年內都將面臨被動局面。業內人士均表示,10分的差距足以讓格力難以中標。
國采中心的空調批量集中采購項目為全國供貨,這對企業在全國范圍內的履約服務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由原來的零散采購,變成了一次幾千臺的大單,尤其是國采中心的項目,幾千臺電腦遍布全國各地,山溝溝里的單位經常有。比起省市級的批量集中采購,難度會更大。因此企業需要有專門的團隊去完成簽合同、配送、應對采購人咨詢等工作。”國采中心的相關負責人表示。
因此,企業也越來越重視專門團隊的建設。以美的為例,美的在總部和全國的32個省市43個銷售公司專門成立了政府采購的服務部,由專人專職負責政府采購的項目,以便快速響應政府采購的產品需求。尤其是為了全國性的批量集中采購項目更好地落地,美的設置了VIP通道,對空調的生產、運輸、供貨、安裝、售后都提出了更高的服務標準。
“空調的后續服務跟進要求程度高,所以履約監管仍將是關注的重點。此外,空調使用周期長,老舊機器的維修服務同樣重要。未來,空調批量集中采購項目將根據執行情況逐步完善。”上述負責人表示。
·鏈接·
福建經驗:預采購、完善組織實施與跟單辦法
福建是首個開展空調批量集中采購的省份。在2014年,該省財政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省級單位空調批量集中采購工作的通知》。本報對福建的一些做法進行了整理:
一是首創“預采購”模式。按照各單位報送采購計劃累計總金額的10%,設定預采購金額,解決突增的采購需求。
二是進一步完善批量集中采購的組織實施。明確采購單位代表參與評標委員會及監標的規則,簡化批量集中采購文件確認及評標結果確認環節操作,提高采購組織實施效率。
三是完善批量集中采購結果跟單辦法。采購預算金額15萬元以下且批量集中采購中標產品能滿足采購單位使用需求的,采購單位可采取跟單辦法。采購預算金額超過15萬元,因時間緊急等特殊原因,不能及時參加批量集中采購的,各采購單位報經主管部門同意后,可以采取跟單采購辦法。同時對單位采用跟單方式實行總額控制,即全年采用跟單采購方式采購品目內空調產品的金額不得超過30萬元。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