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金融采購高峰論壇專題
編者按:
日前,第二屆中國金融采購高峰論壇落下了帷幕。此次論壇以“綠色采購服務金融”為主題,對綠色采購的實踐和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本報特刊出有關報道,以饗讀者。
圖為第二屆中國金融采購高峰論壇現場。
【圓桌論壇】
承載著諸多期望的政府綠色采購,在實際執行中卻并非一帆風順—
綠色采購如何抵達希望彼岸
【論壇嘉賓】
郭小薇---世界銀行高級采購專家
才宏遠---中國人民銀行集中采購中心副主任
趙 謙---黑龍江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主任
徐建堂---長城計算機軟件與系統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作為消費領域的一種環境保護行為,綠色采購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便開始在政府和民間推廣和實施。本世紀初,我國開始在政府采購領域引入綠色采購。那么,目前綠色采購的發展現狀如何、面臨著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其發展趨勢又是什么?在第二屆中國金融采購高峰論壇上,來自國際組織、政府采購部門、企業等領域的嘉賓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
議題一:綠色采購現狀如何
郭小薇: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個,生存的環境不是從上一代繼承下來的,而是從下一代人那里借來的。繼承的東西可以花光,可如果是從下一代借來的,那么就要還給人家繼續生存的家園。
在這種環境下,世行行長對我們整個世行團隊的要求是,帶頭承擔更多的在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方面的責任。同時專門強調,世行要推對綠色采購,包括對綠色產品認證的支持。所以世行在采購實踐操作中,始終貫穿綠色的概念,對項目提出的要求就是必須作環境評估。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我們從招標文件的條款制定到評標標準的制訂都貫穿綠色理念。
世行是一個大機構,有自己的內部采購,所有的標準都是設定為支持綠色采購,這是世行現在的做法。今后,世行將會做更多關注綠色采購的事情。
才宏遠:從剛才郭女士的發言中,我們看到,國外已經把綠色采購作為一項迫在眉睫的課題了。但從國內的情況來看,綠色采購比國外進行得慢一些,因為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是一對矛盾。政府采購是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之一,目前我們只能做到必須采購政府采購節能清單的產品,但是整個采購過程包括事后的評估等是不是“綠色”的?也許,我們還有一段路要走。
趙謙:當前政府和企業界達成高度一致,大家都認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源環境付出的代價過大,所以,我們現在在不斷地反思、總結經驗教訓,尤其是通過政府采購的政策手段,加大對綠色產品的采購。比如,2003年我國頒布了《政府采購法》,對政府采購支持環境保護提出了明確要求;2004年,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頒布了《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2006年環保總局和財政部聯合發布了《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實施意見》和首批《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清單》,有力地促進了綠色采購的發展。
徐建堂:從企業的角度,我認為,在經歷了中國工業快速發展的二三十年后,越來越多的企業感受到了自己的社會責任。
現在很多企業都開始根據國家節能環保的政策等來調整企業的發展戰略。比如,通過綠色采購的政策來促進企業的科技創新和發展轉型。
議題二:綠色采購面臨哪些主要困難
郭小薇:對于這個問題,我有很多的感受,近年來,政府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各個部門都在綠色采購上下功夫,這是我們應該看到的成績。
雖然中國在綠色采購方面有很多規定,大家也愿意買綠色的東西,但是,在執行過程中,究竟該由誰來落到實處?我認為,責任應當更加明確一些。
再有,就是提高老百姓意識,只有大家都來關注這種事情,都從中受益,才會形成真正的綠色環境。
趙謙:除了上面嘉賓說的,我認為,目前我國支持綠色采購的法律體系還不是很健全,《政府采購法》第9條規定,政府采購應當有助于實現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目標,包括保護環境等。但是這條規定過于原則性,操作性不強。而有關部委的規章在對綠色采購方面倒是有一些詳細規定,但是缺乏一定的協同性,約束力不強,下一步需要很好地解決。
徐建堂:企業在參與綠色采購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節能環保投入太大,生產成本會提高。企業只有把市場做得足夠大,才更愿意在環保方面投入更多,達到投入和產出一致。所以,我希望在國家立法方面做得更完善,把企業市場培育的更大,讓更多的企業在環境保護方面愿意投入。
議題三:供求雙方如何推進綠色采購
郭小薇:我認為,第一,作為買方來說,自己要買東西,應按照功能需求來確定,而不是追求又大、又好。第二,綠色采購的門檻要讓投標人知道。第三,評估的方法要透明。第四,政府采購要著眼于長遠。雖然買方為了綠色采購多支付了一定的成本,但長遠效益不是金錢能衡量的。從賣方來說,利益最大化是企業是生存之道,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同時,企業也應當承擔保護環境的責任。企業應與買方溝通,積極提一些建議,政府相應地出臺一些政策法規,給綠色產品生產商提供必要的幫助。
才宏遠:從采購環節來看,我認為有3方面需要加以注意:第一,采購人提出需求的時候,不要提空洞的標準,在環保方面要更細一些,需要哪方面的認證也要說清楚。第二,采購機構在整個采購過程中有一個采購的標準。比如,中國金融學會金融采購專業委員會屬于行業行為,可以發揮行業作用,制訂和探討行業的標準、綠色采購的標準。第三,供應商要生產綠色的產品。
趙謙:作為政府采購部門,我們要為采購雙方提供公平交易的平臺,確保政府采購的政策發揮,讓采購人和供應商在綠色采購過程中,得到實惠,獲得收益,確保整個交易過程公開、公平、公正。
議題四:綠色采購的前景
徐建堂: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現在大家都很重視節能環保、綠色采購。“十二五”規劃明確倡導消費者要低碳消費。企業能感受到國家面臨的問題,包括企業自身面臨的問題。綠色、環保被提倡得越來越多,對于企業是一個機會,我們也會投入更多的精力來生產更多的綠色產品、提供更多的綠色服務。
趙謙:縱觀世界經濟發展方式,綠色低碳循環,這是必然的趨勢。“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國家要綠色發展,政府部門必須支持。最近全國人大法制辦、財政部正在進行《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的調研。我希望在實施條例中,能夠有更多體現政府采購支持綠色環保發展的條款。
才宏遠:綠色采購是一個潮流,大家都會順應整個潮流。盡管面臨著困難,但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好兆頭,部分企業已經在綠色采購方面開始起步或已經作出了一定的成績。這種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這些企業的推動,綠色采購的效益會逐步在今后的工作中顯現出來。
郭小薇:我補充幾點,從中國綠色事業的發展來看,第一,政府機構應當統一口徑,完善相關的法規政策和標準制訂。這些東西是最基本的,如果沒有這個,什么都談不上。
第二,希望在立法的基礎上完善執法程序,綠色采購執行得好,我們就有更和諧的社會。同時,要有一定的獎懲機制,將綠色采購堅持做下去。不要搞關系、搞面子、開后門等等,加強改善現在的狀況。
第三,希望政府提高公眾意識,加大宣傳,號召大家共同參與、監督。因為社會意識提高是綠色采購最重要的基礎。
第四,也給企業提一個建議,就是加強企業綠色誠信。中國社會的誠信體系建設應該說是從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開始的,大家都應該有責任共同來構筑美好的綠色家園。(本版文字吳敏攝影胡洪靜)
圖為參與論壇對話的嘉賓,左二至左五依次為徐建堂、趙謙、才宏遠、郭小薇。
【論壇發言集錦】
中國人民銀行集中采購中心主任陳建華:譜寫綠色采購美好藍圖
“十二五”規劃綱要首次提出綠色采購的政策導向。綠色采購是一項新生事物,是消費方式的重大改變,是采購觀念的根本更新。由于對采購業務及企業生產消費有著直接的導向,綠色采購在構建和諧社會具有了全局性的重要意義,因此,綠色采購必將對我國采購業務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金融行業采購作為采購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緊密研究國家政策環境與發展趨勢,樹立科學發展觀和社會責任意識,繼續研究和推動綠色采購。
環保部環境認證中心副主任張小丹:金融行業綠色采購大有可為
政府采購綠色產品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財政部去年對外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金額已達到141億元,占同類產品政府采購的74%。
在銀行系統推廣綠色采購有深廣的意義,銀行不僅可以以身作則采購綠色產品,還可以通過特殊的金融信貸途徑,給環保企業提供更優質的信貸支持,我相信更多的綠色企業在金融系統和政策的扶持下能夠發展起來。
世界銀行中國和蒙古局采購部主任阿科菲:綠色采購貫穿世行采購全過程
世行對于綠色采購的定義是,綠色采購首先是要對環境負責,環境因素與質量、價格、供應商的表現一起作為世行考慮采購過程中的重要因素。在具體采購過程中,世行是全方位的對綠色采購進行貫徹。
對于我們自身而言,世行要求員工在采購的過程中必須使用可以回收的用紙,要求使用可以充電的電池,要求員工對文章進行雙面打印,并且在可能的情況下用電子招投標的形式進行采購。
對于供應商而言,我們要求其具有節能照明的認證,這在各國都有一種認證體系和標準。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盡量考慮供應商產品的副作用,比如說化學產品副作用會不會對土地、空氣、水有影響。另外考慮不可再利用資源的消耗,比如采購的東西會不會對空氣、水、礦產的不可再利用消耗,在評判整個產品過程中,對環境的一種和諧。從產品的原材料開采到產品的制造、包裝、運輸、使用、能耗一直到最后的廢物處理,都是進行一個整體考慮,不僅是產品的價格,尤其是整個的產品生命周期最后的回收再利用的因素。
世行在招標文件中的各個環節也有綠色采購的規定,比如,世行在技術規范、技術需求方面有對綠色采購的一些條款規定,包括評審環節的標準規定,產品成本的分析,投標人資格的審查等。最后確定采購合同的時候,還要增加一些對中標人的采購合同的綠色采購的獎懲條款。
另外,世行還對于融資的所有項目都要進行環境和社會評估。世行認為綠色采購的效益需要作為一個整體的項目來考慮,有的綠色采購初期的成本也許會很高,但是使用和維護過程中成本會降低。
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徐煥東:金融系統如何推廣綠色采購
政府實現綠色采購的措施和途徑主要有以下8種方式:一是優先采購清單。二是禁止采購清單,禁止采購非環保產品。三是必要功能法,去除不必要功能。四是優惠采購法,可以在價格上適當優惠。五是綠色標準法,制訂綠色采購標準,實行標準控制。六是綠色資格法,要求供應商的生產制造過程環保。七是綠色成本法,限制采購對環境造成不良后果產品。八是最低權值法,環保納入評標因素,規定最低權值。
對于金融行業業綠色采購的實施和推廣,我認為應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金融系統是否可以考慮建立一套自己的綠色標準?第二,金融系統采購應制訂自身的綠色要求。第三,金融系統可以選擇靈活的綠色采購措施。第四,還應建立金融資金用于公共采購的綠色要求。
交通銀行采購中心主任徐正飛:將環保理念融入到日常業務
交行采取多種措施,倡導綠色金融,開展綠色信貸,利用信貸杠桿減少經濟活動的環境影響。交行是國內首家實行環保分類管理銀行,將客戶分成紅黃綠3類,細化綠色信貸要求,建立行業綠色信貸制度。現在全行符合環保客戶占了93%,資源綜合利用的綠色特征顯著的客戶有700多戶。
在綠色運營方面,交行將環保理念融入到日常運行過程中,從綠色采購抓起,除了在辦公用品上一律采取環保產品以外,工程項目以及大宗物品也都實行綠色采購。
招商銀行采購管理部總經理白玉生:讓綠色采購成為實際舉措
營造綠色采購氛圍,選擇綠色采購,對于現代金融企業,不僅是一種創新精神的體現,更是一種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行為。對于金融行業綠色采購,我提幾點建議:第一,金融機構本身要有綠色采購的共識。第二,期望有一個綠色采購的行為共同綱領。第三,不斷強化金融機構的綠色采購意識。第四,要建立持之以恒地綠色采購理念。銀行應該制訂更明確的綠色采購行動方案,編制綠色指南,讓綠色采購成為實際舉措。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