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升級”評審專家管理體系
各地“升級”評審專家管理體系
通過梳理整頓和公開征集,盡力確保評審專家有專業的知識背景;通過強化道德建設和制度的約束,讓評審專家做到遵守規則;通過進一步完善隨機抽取的規則,讓“糖衣炮彈”無處可打
■ 實習記者 張明柳
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管理這個曾引起國務院總理高度關注的難題正在被各級財政部門“破題”。
在2014年12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草案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明確要求《條例》要加大對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的監管和處罰力度,從制度規則上保證評審專家公平、公正評審。按此要求,于今年3月起正式施行的《條例》對專家入庫、抽取、評審、處罰、退出等環節作了全面規定,為各級財政部門進一步加強評審專家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評審專家既要有專業的知識背景,又必須做到遵守規則。這些專家如何產生,也需要一套隨機抽取的規則。”按照總理在“支招”時提出的要求,財政部正在研究進一步加強評審專家管理的相關措施,并將對評審專家管理辦法進行修訂。而在地方層面,今年以來,各地財政部門也陸續開展評審專家庫的梳理整頓等工作,落實《條例》相關規定,通過梳理整頓和公開征集,盡力確保評審專家有專業的知識背景;通過強化道德和制度的約束,讓評審專家做到遵守規則;通過進一步完善隨機抽取的規則,讓糖衣炮彈無處可打。
一加一減 治療兩大“頑疾”
“專家不專”“專家不足”是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庫的兩大頑疾,如何確保專家庫中有充足的有專業知識背景的專家也是評審專家管理的癥結所在。為此,各地在評審專家庫的梳理整頓和公開征集工作中實行多種舉措為評審專家庫“治病”。
在治療“專家不專”的過程中,一方面是淘汰一部分不合格專家。如四川省就在今年年初針對全省專家開展延續聘任資格的檢驗復審工作,清理淘汰數百位不合格專家。山東省在9月份展開的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的清理整頓工作,看專業也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嚴格檢查評審專家的評審專業與本人所學專業或所從事工作是否對應或密切相關,評審專業超出所學專業及從事工作范圍的,由本人出具在超范圍專業的工作科研成果,及證明專業水平能夠勝任政府采購評審任務的資料,否則需重新填報符合要求的專業。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財政局也于年中按照既定驗審方案,從專家專業水平和執業能力等方面對該市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的資格進行了審核,最終形成了由1391名評審專家組成、涵蓋302項評審專業類別的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庫。
另一方面則是有針對性的為評審專家庫進行“開源”。很多地方都加大了征集專家的力度,對技術復雜、專業性強的項目,適當放寬專家選擇來源,讓評審專家更“接地氣”。如陜西省財政廳在9月底下發的《陜西省財政廳關于推薦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的通知》提到對于達不到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滿8年并具有高級職稱這一條件,但在相關工作領域有突出的專業特長或熟悉商品市場銷售行情,且符合其他資格條件的技術、經濟、法律等方面的專家,可經所在單位或行業協會書面推薦,報省財政廳審核后,認定為評審專家;對于專家庫中部分冷門專業,專家入選條件可以放寬到中級職稱。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也在征集評審專家時明確,達不到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滿8年,具有大學本科(含本科)以上文化程度,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要求,但在相關工作領域有突出的專業特長并熟悉商品市場銷售行情,且符合專家其他資格條件的,可經財政部門審核后,認定為評審專家。
適當放寬特定行業專家的選擇來源,這不僅是提升專家庫質量,保障評審專家具備專業的知識背景的“良方”,也是“治療”專家庫數量不足的“好藥”。除此之外,在治療“專家不足”的過程中,不少地方今年以公開征集、推薦與自我推薦相結合等方式為專家庫補充新生力量,并“主動出擊”,對評審力量相對薄弱的專業開展定向征集工作,財政部門將根據評審專家資源狀況,面向特定行業、特定部門定向征集評審專家。而甘肅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處則將征集評審專家作為一項常態化的工作,不再設置征集時限,符合要求的專家可以常年隨時報名。這些方式也將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的隊伍,有效緩解相關領域評審專家捉襟見肘的現象。
此外,財政部和不少地方近期都組織了評審專家的培訓活動,促進評審專家全面、準確地理解掌握和運用政府采購政策法規。幫助專家加強業務能力、提高專業水平。
以德輔制 幫助專家“守規”
立善防惡謂之禮,禁非立是謂之法。道德和法律在規范人們的行為方面是相輔相成、相互促益的,各省市在“讓評審專家遵守規則”方面也深諳此道。
山東省政府采購評審專家計劃實行承諾制,以此實現專家庫的良性循環和有序流動。為此,山東省財政廳還擬定了《山東省政府采購評審專家承諾書》(征求意見稿),以真正體現責、權、利統一原則。若存在虛假、不實、誤導等違背誠信和社會公德行為的,查實后一律出庫,禁止參加政府采購評審活動,并依法予以處理處罰。
同樣,凡是被納入福建省廈門市政府采購專家庫的評審專家,在“入庫”時也需先簽訂《廈門市政府采購評審專家承諾書》,這將被作為評審專家身份確認的條件之一。同時,采購專家在每次項目評審之前,還需簽訂《廈門市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廉潔評審及回避承諾書》,以承諾督促評審專家嚴格落實評審紀律。此外,廈門市財政局近日還對7位在參與政府采購項目評審過程中,對投標人符合性審查認定錯誤,且未在質疑復核階段及時發現并予以糾正,引發供應商投訴,導致項目廢標的評審專家進行通報批評,并將其錯誤評審行為記入考核檔案。
除了道德的承諾和處罰,不少地方還在專家庫的梳理整頓過程中嚴格要求,從職業道德規范、有無違紀違法不良記錄等方面對該市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的資格進行了審核,如有不良記錄,則不保留專家資格,以此實現專家庫的動態管理,確保庫內專家能進能出,防止評審專家一定終身,督促評審專家做到遵守規則。還有不少地方根據《條例》的要求,制定或完善了評審專家標后評價制度,明確要求,在完成采購項目的評審活動后,評審專家須接受采購人或代理機構對其專業技術水平、職業道德素質和評審工作等情況的評價,并向財政部門反饋。
技術升級 致使“糖彈”失靈
“隨機抽取”是評審專家管理制度中的一項重要原則,多年來,這一舉措有效促進了政府采購項目評審的公平公正。但是,實踐中這項制度也存在一些漏洞,部分地方存在專家抽取不規范,保密措施不到位等現象,導致部分政府采購開標前,參與采購的企業都會千方百計地四處打聽,誰是專家就拿“糖衣炮彈”打誰。為此,各地依靠信息技術,不斷完善“隨機抽取”的制度和規則設計,讓“糖衣炮彈”無處可打。
天津市自4月份起著手開發運行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管理數據庫,同時啟用政府采購專家自動隨機抽取系統,讓采購評審專家與采購方、供應商封閉隔離,確保專家信息在開標前絕對保密。湖北省武漢市新啟用的市級政府采購項目評審專家網上抽取系統,必須由登錄系統的人員通過登記的手機才能相應獲取動態密碼短信。錄入有關信息后,系統屏蔽專家名單等信息,并自動抽取專家。專家根據系統語音提示操作手機按鍵,選擇是否參加該次評標活動,確認參加后可收到系統自動推送的到達時間和指定地點等非涉密內容的手機短信,以此使參與評審的專家信息更保密、更安全。江西省九江市的新政府采購評審專家自動抽取語音通知系統也具有抽取、通知全流程“自動化、智能化、封閉式、保密性”的特點,通過信息化手段最大限度地壓縮了人工操作的空間,杜絕了評標專家信息泄露的發生。
此外,黑龍江哈爾濱市則建立了專家信息檔案,構建了總目錄、評審專業分目錄和專家詳細信息“三位一體”的專家信息管理查詢模式,推進了專家庫規范化、精細化管理,極大地縮短了抽取評審專家的時間,提高了政府采購工作效率。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lei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