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最親是媽媽
人間最親是媽媽
■ 劉玉松
北方的冬天,干燥無雨,一陣陣的東北風把云彩吹到了九霄云外。
頤和園耕織圖景區的小湖內,兩只黑天鵝帶著兩只萌寶寶在湖中游來游去。鵝媽媽伸著長脖子在深水下尋找到食物后,盡快游到萌寶寶身邊,把食物放在水中又啄起來,反復多次,教小鵝捕食。
我站在人群中仔細觀察著它們的一舉一動,時不時按下相機快門,定格它們一個個的精彩瞬間。
看著看著,我的眼睛竟濕潤了,想起了自己親愛的媽媽。
我年幼時,臉色蒼白,骨瘦如柴,三天兩頭發病,請來郎中診治,郎中說這孩兒缺血。母親一聽急了:到哪兒去找血呢?就是能找到也買不起啊。郎中說,找不到就只有父母的血最相近。“他爸是家里的主要勞力,不能抽,就抽我的吧。”媽媽打斷了郎中的話,擼起袖子就讓抽血。而后,郎中就用注射器從媽媽的手臂上抽了兩注射器的血輸入了我的肌體。
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家中生活貧寒,一家6口人,每個月的主糧就是生產隊里分得的40斤谷子,自留地種的地瓜就是全家人充饑的主要食物。鍋里最后的一個地瓜媽媽總是讓給我吃,說我食量大,又是長身體的時候,不能餓著。長大讀中學了,媽媽怕我凍著,用家里省吃儉用的錢給我縫做新棉衣,買了新襪子、新解放鞋,說學校沒火烤,冷。
參加工作后,我和愛人帶著孩兒離開了農村,在縣城安住。每當我帶上妻兒回家看望爸媽時,媽媽早就把那些自己喂養的土雞或土鴨宰殺好,一半炒辣椒,一半用鐵爐罐燉好。吃飯時,爸爸總要盛上一壺米酒,如果天氣寒冷,米酒還要用沙罐加熱,飯桌下還要燒一個木炭火。
那些年,農村有殺年豬的習慣,每年快到過春節時,家家戶戶至少要宰殺一頭豬用來過年。家里確定了殺年豬的日子后,媽媽就打電話通知我說,某月某日要殺年豬了,你們一家子都回來,大家一起吃刨湯肉。刨湯肉,又名殺豬飯,是云、湘、貴、川等地每逢春節前的臘月間的一個習俗,每家殺過年豬時,都會邀請親朋好友、鄰里鄉親前來幫忙,然后將剛宰殺的豬肉做成可口的菜肴招待大家。每次酒足飯飽之后,爸爸就把我叫到跟前指著那案板上的幾塊肉說,這是給你的,一定要帶好,家里喂的豬是不呷飼料的,比你們到市場買的肉好吃。我們剛走出屋門,媽媽又從后面追來了,手中提了個塑料袋說,你愛人愛吃豬蹄,孫兒孫女愛吃豬肝,這豬舌子和小腸子放點酸辣椒炒一炒,你就著下酒。媽邊說邊下力氣地往我袋子里塞。
然而媽媽再好也不能陪伴我們一世。2012年,84歲的媽媽離開了我們。
步入人生半個多世紀,歷經幾多風風雨雨,媽媽那慈祥的面容時常在我眼前浮現。心里終于明白,人世間最懂自己、最關心自己的人是媽媽,媽媽才是人世間最親的人。
(作者單位:湖南省綏寧縣財政局)
攝影/劉玉松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