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瑞:環衛車標準化采購,路在腳下
鄭瑞:環衛車標準化采購,路在腳下
——訪北京華林特裝車有限公司總經理鄭瑞
目前環衛車市場很大,但還不規范,未來實行環衛車采購標準化將有利于推動環衛車市場的規范,促進環衛車市場良性發展。——鄭瑞
整裝待發的華林環衛車攝影/梁帥
本報記者 梁帥
日前,投放北京街頭進行使用的1000輛純電動環衛車吸引了老百姓的眼球,也讓我們開始關注這批環衛車的生產廠家——北京華林特裝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華林”)。
也正是因為這1000輛電動環衛車,讓我們走進了該生產企業的領軍人——北京華林總經理鄭瑞的世界。
鄭瑞給記者介紹了北京華林從最初只能生產后裝壓縮式垃圾車的單一環衛車,到現在,該企業成長為年產銷2億多元,并且集電動環衛車、垃圾壓縮收集車等多種車型的行業領先者的發展之路,并跟記者分享了他對環衛車標準化采購的設想。
華林之路
從2006年92輛華林環衛車出口古巴,到2008年奧運園區40輛純電動環衛車示范運營,再到1000輛純電動環衛車駛上北京街頭。鄭瑞來到華林已經整整10個年頭,而這10年正是北京華林飛速發展的10年。那么,北京華林這些年是如何發展的?鄭瑞為記者講述了該企業這些年發展的軌跡。
鄭瑞認為北京華林的真正發展始于2005年,所以,他把北京華林的發展分為兩個階段,以2005年為節點的前12年和2005年后至今。跟其他企業一樣,北京華林的發展也經歷了學習、摸索、突破的過程。
北京華林誕生于1993年。該企業的誕生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它是中韓建交后,我國首個中韓合資的環衛車生產企業。誕生18年以來,北京華林從單一生產后裝壓縮式垃圾車到現在多個產品系列幾乎涵蓋所有的環衛車型,并且在電動環衛車、垃圾收集車方面形成一枝獨秀的局面。
2005年,經過從前期技術引進到后期自主生產研發的過程,北京華林生產的92輛環衛車走出了國門,出口古巴,這為華林未來發展邁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2007年-2008年北京奧運期間是北京華林高速發展的階段。為奧運園區提供40輛純電動垃圾收集車奠定了北京華林在電動環衛車領域的領頭羊地位。北京華林還最早提出“垃圾稱重計量”理念,支持了奧運實現垃圾精細化管理。
2009年至今,北京華林開始按照產、學、研相結合的思路,分別與北京理工大學、北汽福田、一汽集團等生產、研發單位簽訂技術合作協議,聯合研發純電動環衛車系列產品。2010年底,該項目終于結下碩果,獲得了北京市1000輛純電動環衛車的采購大單,目前,這批環衛車正在陸續交付使用中。
采購標準化勢在必行
北京華林的迅速發展離不開環衛車市場高速增長的大環境,鄭瑞坦言,目前環衛車市場很大,但還不規范,未來實行環衛車采購標準化將有利于推動環衛車市場的規范,促進環衛車市場良性發展。
對于標準的制定,鄭瑞表示,環衛車采購標準的制定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化工程,而不是簡單的產品標準的問題,標準的制定應該由相關業內專家來制定,各相關部門、企業廣泛參與,標準應該反映環衛事業的發展需要,還應考慮地域差異對于環衛車輛性能的不同要求。
鄭瑞告訴記者:“統一標準后,將有利于推動環衛車產業化,從而推動主機廠(指環衛車底盤生產廠)推出環衛車專用底盤,這種底盤是后輪帶轉向的。大型車輛使用這種帶轉向功能的專用底盤后,也能進入相對窄小的街道、小區,減少垃圾回收流程,降低污染減少垃圾回收成本。”
鄭瑞的一番話引出了另一個環衛車企業共同關心的話題,即“主機廠何時能為環衛車推出專用底盤?”
對于該問題,鄭瑞還為記者提供了一整套他所思考的解決辦法。記者把這套解決辦法稱為環衛車“分離采購”模式。
環衛車分離采購模式
鄭瑞提出的環衛車“分離采購”的設想,即將底盤與上裝(指環衛車改裝部分)分開采購。因為目前的采購方式來看,是由改裝廠購進底盤,再進行改裝,整體賣給采購人的方式。這種方式的弊端是,價格壓不下來、生產周期難以保證、改裝廠資金壓力大。
鄭瑞具體解釋了這個流程弊端的產生原因。由于環衛車的底盤跟上裝是由不同的生產商生產的,環衛車采購屬于訂單式采購,改裝廠向主機廠購入底盤時屬于零散購買,主機廠不能保證生產排期,這就造成了交貨時間無法保證。而由改裝廠購進底盤,一方面由于墊付底盤資金增加了改裝廠資金壓力;另一方面由于企業采購無法進行充分競爭造成了底盤價格過高致使整車價格過高。
如果采用“分離采購”的方式,第一步,可以先對底盤進行招標,經過公開招標、充分競爭后,底盤的價格會下來;第二步,根據底盤招上裝廠,這樣做可以達到節約資金、保證交車時間、緩解企業資金壓力的目的。鄭瑞舉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同樣的底盤,經過充分競爭后,底盤的價格可以從每輛60萬元直接降到50萬元。
采用“分離采購”模式的好處還有:底盤與上裝分開,各自承擔責任,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可以實現資源共享,有利于主機廠量產,保證交貨時間;減少改裝廠資金壓力,促進行業良性競爭,維護市場秩序。
采訪快要結束時,鄭瑞為記者勾畫了他對政府采購環衛車市場的期望。他說,我國目前的環衛車無論是技術還是質量,在國際市場上都非常有競爭力,政府采購市場作為環衛車的主要市場,具有不可估量的示范引導作用。通過政府采購支持、引導環衛車產業健康、高速發展是環衛車企業對政府采購市場最大的期望。
【記者手記】打造環衛的理想國
鄭瑞的心里不光裝著一個北京華林,還裝著一個環衛的理想國。這是記者采訪鄭瑞后最直接的一個感受。
在鄭瑞設計的這個理想國度里,沒有隨處亂丟的垃圾、沒有地溝油,甚至一座大型的現代化垃圾場的污染都小于路邊的燒烤攤。這一切不是在夢里,也并不遙遠,只是需要我們思想上的認可及相關政策給予的一定支持,環衛車采購標準化正是向這個理想國度出發的第一步。
雖然環衛車產業近幾年得到了飛速發展,鄭瑞帶領北京華林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在他心里,環衛車企業只是整個環衛產業的一個環節,整個環衛產業還面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以垃圾分類為例,鄭瑞假設了A、B兩個小區,如果實行垃圾分類制度:假設A小區分類做得好,則可少繳垃圾處理費,并且經過分類處理后的垃圾有利用價值的部分還可以折價補貼給A小區;同樣假設B小區做得不好,那就要多收B小區的垃圾處理費。這樣一對比,A小區的居民環境質量好還少繳費,而B小區的居民環境質量差還要多繳費,你覺得居民會怎么對待垃圾分類的問題呢?另外,如果餐余垃圾處理得好,地溝油就沒有了生產原料。歸根結底,還是需要相關政策進行引導。
除了對環衛車行業及相關產業如數家珍外,最令記者欽佩的是鄭瑞對于政府采購的了解。針對環衛車采購中,底盤價格居高不下、交貨時間難以保證、主機廠不愿研發環衛車專用車底盤等問題,鄭瑞提出了環衛車“分離采購”的模式,正好解決了環衛車采購中的一系列難題,而鄭瑞對于采購每個環節操作及利弊的分析儼然是一名專業政府采購從業者。
采訪結束后,鄭瑞饒有興致地帶記者參觀了北京華林生產的各種環衛車輛。談起每一款車,他都像談起自己的孩子,介紹每個“孩子”的優點時,他都會用寬厚的手掌輕拍車身,仿佛一位慈父拍打孩子的肩膀。
愿鄭瑞的理想國在這些“孩子”的幫助下早日建成,筆者也盼著這一天早日到來,因為我們的城市已經不堪承受污染的重負。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