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大數據在政府部門的運用
◇何寶宏:未來,政府大數據將形成統一的數據標準和質量要求,建立統一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成立專業的數據運營機構。
◇王叢虎:信息技術倒逼政采數據治理和智慧監管不斷成熟,管理標準化、精細化也將成為助推大數據應用和智慧監管的引擎。
◇王志剛:政府采購數字化轉型將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優勢嵌入政府采購全生命周期,借技術進步推動制度優化。
◇呂漢陽:未來我國央企采購中電商將大有可為。建議根據企業的不同分類,構建相應的采購體系和電商模式。
政府采購備戰數字化轉型
云計算、大數據在政府部門的運用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何寶宏
近年來,中國的云計算市場持續高增長。2018年,云計算整體市場規模約為907.1億元,其中公有云市場約382.5億元,預計未來4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私有云市場約524.6億元,未來幾年將保持穩定增長,到2022年預計將達1172億元。而關于政務云,2012年,財政部印發了《政府采購品目分類目錄(試用)》,將云計算服務納入其中,政府采購云計算服務在各政府部門的應用日趨廣泛。目前,政務云領域主要的服務商包括傳統的電信運營商、IT企業,互聯網廠商、集成商。根據2018可信云提供的數據,對比金融云、企業級SaaS、教育云、游戲云、工業云、醫療云、交通云等行業云,政務云在行業應用里已遙遙領先。
當前,政務云計算服務類型主要包括云主機服務、對象存儲服務、塊存儲服務、云分發服務、應用托管容器服務及本地負載均衡服務等。政府部門采購云服務的模式也發生了變化。最早出現的政務云模式是政府自建模式,即由政府獨資建設,借助IT廠商運營維護,政府對云系統具有完全的所有權和決策權;之后發展為投資回報模式,即政府和建設方利用PPP等合作方式,對政務云進行建設、運營和維護;當前的主流模式為政府按需購買服務,云服務商進行建設和維護。國務院、財政部多次發文,鼓勵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推動政務云建設。政府購買服務是政務云歷經多年孵化出的最優模式,其可有效降低政府一次性成本投入、增強資源彈性能力、簡化大量運維工作。未來,政務云市場將出現更多廠商聯盟和合作形式,不同廠商互補合作。
目前,政務云的價值已經顯現,中國信通院2018年政務云綜合水平評估結果顯示,評估案例近80%的部門、70%的業務系統已在“云”上運行。政務云建設模式可為政府節約近三成的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將部分政務事項的辦理時間縮短到90%以上。不過,當前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政府部門采購時多采用單一服務商模式,易出現“綁架用戶”行為,建議未來更多項目采用多家服務商聯合的形式,為政府用戶提供更豐富的資源選擇及服務支撐。其次,云平臺搭建中“重建設輕應用”現象仍然存在。例如,IaaS層(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提供給消費者的服務是對所有計算基礎設施的利用,包括處理CPU、內存、存儲、網絡和其他基本的計算資源,用戶能夠運行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等任意軟件)投入比重大,PaaS層(Platform-as-a-Service,平臺即服務,提供給消費者的服務是把開發語言和工具開發或收購的應用程序部署到云計算基礎設施上,客戶無需管理或控制底層的云基礎設施)和SaaS層(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即服務,提供給消費者的服務是運營商運行在云計算基礎設施上的應用程序,用戶可在各種設備上通過客戶端界面訪問)建設相對落后。因此,政務云下一步應著重在PaaS、SaaS層發力。基于PaaS層建設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可以有效打通數據壁壘。而在政務云中引入SaaS,相比于傳統軟件,在實施時間、流程化、成本及效率方面均有更大優勢。
如果云計算是一個容器,大數據就是這個容器里的水。對于政府治理,大數據將原本分散存儲在不同部門、行業的數據,作為整體進行統一管理、整合共享。當前,政府部門的數據管理面臨不少挑戰。首先是難以統籌協調。如,縱向的省市區縣信息化系統如何對接;橫向的各委辦局信息化程度不一,復雜程度不同,人社、公安等部門信息系統多,數據整合難度大。其次是缺少大數據技術體系設計。各廠商采用的技術不一致,缺少統一的政務大數據技術架構設計及互聯互通的技術規范,缺少對政務大數據應用的梳理。再次是缺少相應的專業機構來執行數據標準建設、運營管理政務信息資源平臺,并對各業務部門進行培訓和指引。最后是數據共享的權責及運營規則缺失,缺少激勵措施、權利和責任的邊界界定,缺少數據治理和數據運營的規范。
值得一提的是,大數據的發展歷史是信息化建設從重視流程電子化到重視數據資產化的轉變。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數據更豐富,更有分析價值;二是分析工具更強大,成本更低;三是互聯網商業上的成功引起各界重視。未來,政府大數據將形成統一的數據標準和質量要求,形成動態更新、準確的政務數據目錄,建立統一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成立專業的數據運營機構。在此基礎上,還將逐步建立評估機制,對政務數據的整合、共享、應用水平進行定期評估與改進。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