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彈飛一會兒
【記者手記】
讓子彈飛一會兒
■ 本報記者 楊文君
關于政府采購業務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的話題,其實頗有點老生常談的意味。在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方案》(國辦發[2015]63號,以下簡稱63號文)、為公共資源交易改革定調的四年間,這項工作進展究竟如何?是否沿著63號文既定的方向前行?眼下,《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方案》即將正式公布,集中采購機構的未來發展走向再次牽動業內人士的目光。基于這些背景,記者展開了對各地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改革的調研,其間記者曾面臨重重困惑、焦慮,用百感交集、百味雜陳等詞語來形容彼時的心情都不為過。
而這些情緒產生的根源則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為自身知識儲備不足,經驗不夠;有的是源于客觀現實的紛繁復雜;有的則是來自利益的交錯縱橫和外界給予的壓力。
和許多從業者一樣,對于63號文中的交易平臺及其職能定位,記者一開始也是一知半解,將交易平臺等同于各地設立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將平臺整合等同于進場交易。加之在調研過程中,各地理解不同、做法不一,交易平臺的整合和集采機構的組織運行模式五花八門,有的政府采購中心和當地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一套班子,兩塊牌子”,有的失去了獨立的法人地位,有的成立了企業,有的“并”到了當地的公共資源交易局……各類情形錯綜復雜,難以分門別類,搞得記者腦袋里更是“一團漿糊”。
深圳某地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員問記者:“你們做的這個采訪是在為集采機構尋找方向嗎?以后應該怎么做,我們其實也特別迷茫。”實際上,在調研采訪過程中,記者也曾一度不知所措。
利益鏈條復雜,更是讓記者無從下筆。聽說,有些地區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儼然成了地方政府的“斂財”工具,亂收費現象令人咂舌。中國式英語中有句“too young too simple”曾廣為流傳,意思大概就是“我實在是太年輕了,以至于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這句話說到了記者的心坎里。
“有些事情連我們當事人自己都說不清楚,更何況是記者,這種選題你盡量少碰為妙。”
“你問這些干嘛,我們不接受采訪,請聯系我們的新聞宣傳單位。”
“給你說說可以,但就不要署我們單位和我的名字了,千萬不要把矛盾集中到我們這里。”
“小楊,你還是不要把我們地區的情況寫進去了,很多方案還未落實,怕今后光說不練遭人恥笑。”
……
除了上述勸告、警告,甚至是無可奉告,記者在核實部分地區交易平臺整合及集采機構的相關情況時,同一事件的不同當事人卻給出了差別迥異的答案,稿件寫作時常受阻。
但是,為了完成這個選題,記者還是克服了重重困難,在紛繁錯雜的采訪資料中理出一條思路,那就是對63號文中交易平臺的公共服務職能定位應有正確理解。抓住了這條主線,許多問題便迎刃而解,各地做法之所以千差萬別,根本原因還是對63號文的認識不到位。
“進平臺不等于進中心,進平臺不是進有形場所,63號文強調的是建立統一規范的電子化交易平臺,實現資源共享。”許多專家給出了正確意見,記者的思路也逐漸清晰起來。
綜合眾多受訪者的意見后,記者也開始明白,平臺整合中的許多現象看似是亂象,卻也是改革必經的過程。倘若我們給予一定的包容和試錯的機會,“讓子彈飛一會兒”,實踐也許會更有活力,這未必就是件壞事。而在此過程中,能夠原汁原味地呈現各方觀點,借專家之口糾正種種誤解、曲解,為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整合建立貢獻綿薄之力,記者也深感榮幸。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