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采購報社主辦 財政部指定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
當前位置:首頁 >>理論實務 >> 理論前沿電子報 >> 暢通體制突破政令不通 構建機制留住政采精英 確保共享守護整合初心

暢通體制突破政令不通 構建機制留住政采精英 確保共享守護整合初心

欄目: 理論前沿,電子報 時間:2019-08-29 18:33:42 發布:管理員 分享到:
【摘要】

【貫徹落實國辦發[2015]63號文四周年回眸④】

暢通體制突破政令不通

構建機制留住政采精英

確保共享守護整合初心

■ 本報記者 楊文君

“僅就政府采購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而言,多頭管理、人才流失、資源浪費等問題層出不窮,這也是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采訪中,許多業內人士給出了這樣的意見。

各地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模式千姿百態,無論是旁觀者還是當局者都深感迷茫。然而,“道路千萬條,初心第一條。”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是應改革而生,隨改革而變,其在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提高行政監管和公共服務水平,推進預防和懲治腐敗體系建設方面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改革中出現的問題,也應在改革中逐步解決,讓交易平臺整合朝著正確的方向縱深推進。

暢通交流渠道,夯實體制基礎

“以往,財政部門可以將上級制發的政府采購政策文件傳達給集采機構。現在,集采機構并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同時衍生出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辦公室等機構,難道要把相關政策文件傳達給交易中心和監管局、監管辦?”某政府采購從業者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上述困惑并不是個例。多頭管理、政出多門是各地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中出現的共性問題。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中心、公共資源交易研究中心教授王叢虎表示,政令暢通、上情下達是政策執行的基礎。我國行政體制中的“職責同構”僅對上級部門發布的政策執行有效。目前,不少地方在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實踐中,的確出現了一些政策傳達和執行不暢通的問題。以政府采購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整合為例,財政部門如果對政府采購代理機構以外的機構進行業務指導,顯然從體制上說不通。各級政府應高度重視此類問題,在保證平臺整合的合法性基礎上,確保政府內部政策傳達及執行的暢通無阻。

“這是典型的權力缺位、越位、錯位。”南京審計大學副校長裴育認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未來的改革方向仍應是各行政主管部門的“歸位”,既要按照交易平臺的規則履行職責,又應堅守各領域的專業交易規則。

“各地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的歷程中出現種種問題,根本原因還是對平臺概念認識不清,同時缺乏統一的規范。”海南菲迪克招標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彭時明建議,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應從頂層設計上把交易平臺的定義明確下來,同時予以指導。具體到操作層面,可在地方進行試點,空對空講理論行不通,還得實打實抓實踐。

穩住人才隊伍,保證操作專業

“我們單位的小張業務能力特別強,前些日子被一家社會代理機構高薪挖走了。”東部某省政府采購中心的相關負責人說。

“感覺做業務沒啥前途,我想努力當個管理者。”某一線政府采購業務員說道。

“現在我們采購中心與其他機構整合了,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編制有限,人員富余,我很擔憂自己的發展前途。”

……

記者在采訪時發現,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中,人才流失現象已見端倪,在政府采購領域尤為凸顯。

對此,裴育認為應一分為二地看待。“市場經濟環境下,人才流動屬于正常現象,也是值得鼓勵的。而集采機構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后,保障其運轉的基本公共服務職能被交易平臺所取代,集采機構自然會出現人員富余現象。”

“但是,如果出現大面積的人才流失,尤其是專業性人員的流動,各部門則應予以高度重視。”王叢虎指出,譬如,一些集采機構在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過程中就發生了采購人才的大量“跳槽”。政府采購相對于行政機構或事業單位的其他工作崗位而言,其專業性、技術性、政策性更加突出。可以將政府采購崗位看作公共政策執行與落實的“最后一公里”,而“最后一公里”跑得怎么樣直接關乎政策效果。因此,大面積的人才流失值得關注。

編制少、經費缺,活力、動力不足,加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工作被認為是“純服務性”的工作,技術含量不高,這是記者經采訪歸納出人才流失的幾大原因。

上海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管理處副處長王周歡建議,引入績效考核機制,打破區域限制,讓集采機構同市場上其他主體進行良性競爭。從長遠來看,這是必要的,對集采機構而言也并非壞事。另外,從改革需要來講,未來還是要做好這方面的制度安排。

對于上述意見,業內專家也都表示認可。他們認為,一方面,要正視和肯定各級集采機構人才培養基地的作用。人才的合理流動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趨勢。能夠走出去,并獲得更好的發展,這說明各級集采機構在人才培養或鍛煉人的專業能力方面是過關的。另一方面,要重視人才的晉升問題。各級集采機構匯聚了一大批業務骨干,如何保證他們安心工作、并能得到應有的回報是應當考慮的重要問題。比如,實行專業技術職稱或非領導型職務的職級晉升制度等,都不失為留住“政采精英”的好辦法。

“總之,突破集采機構工作人員職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構建一套激勵約束機制,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路徑。”深圳市公共資源交易委員會辦公室汪泳指出。

減少資源浪費,確保平臺共享

根據《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方案》(國辦發[2015]63號,以下簡稱63號文)要求,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目標是:20166月底前,地方各級政府基本完成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工作。20176月底前,在全國范圍內形成規則統一、公開透明、服務高效、監督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基本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全過程電子化。在此基礎上,逐步推動其他公共資源進入統一平臺進行交易,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從依托有形場所向以電子化平臺為主轉變。業內專家指出,其所涉整合的資源具體包括公共資源交易信息、信息系統、專家、場所等。然而,自63號文執行以來的四年間,打造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全國一張網的美好愿望卻撞上了資源閑置、重疊與浪費的現實。

“不同網絡科技公司做的信息系統平臺技術標準不一,相互之間難以銜接;即使能夠對接,也難以實現共通共享。不得已,多數時候只能放棄原來的系統,而重新建設新的平臺。”負責為一些地區搭建公共資源交易系統的某服務供應商負責人指出。

事實上,這位負責人所說的現象只是“冰山一角”。誤解或曲解進場概念,一味推崇有形的交易場所,樓堂館所拔地而起;受利益驅動,縣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如火如荼,平臺層級疊床架屋……不少地區罔顧63號文的相關規定,對各類資源的整合越走越偏。

以平臺層級整合為例,據了解,目前,中部某省連各縣都建立了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同時成立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業界對此認識不一。湖北省漢川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倪劍龍認為,縣級政府采購中心與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缺乏上位法的依據。按照63號文的要求,縣級政府不再新設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已經設立的應整合為市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分支機構;個別需保留的,由省級政府根據縣域面積和公共資源交易總量等實際情況,按照便民高效原則確定,并向社會公告。從現實情況來看,縣級交易平臺的存在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如在內蒙古等地,其一個自治州與下轄的自治縣相隔幾百公里,如果所有的集中采購項目均統一交由自治州交易平臺操作,難度較大。

面對資源重疊浪費的問題,王叢虎建議總體規劃,統籌考慮。應以省級為單位,從整體上思考平臺體系建設和技術標準等問題。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做到能用盡用。還可充分調動社會資本積極性,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對于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可以利用社會資源,或引入已有的第三方平臺、或采取跨區域共享等方式來節約財政資金,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在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的過程中,資源重合與浪費問題時有發生,這其實屬于正常現象,隨著整合的深入,這類現象也會逐步減少。當然,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的協調主體(目前主要是發改部門)要在動態整合中發揮主導作用,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相關主體也應積極配合。”某業內專家表示。

此外,對于平臺建設主體問題,該專家認為,63號文要求建立規則統一、公開透明、服務高效、監督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重點并非是“誰去建”,而是“如何建”,各地應抓住問題的主要矛盾,不能本末倒置、避重就輕。

守護整合初心,平臺未來可期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平臺職能定位不清、體制機制混亂、人才流失、平臺重復搭建、資源不能互通有無等問題不僅存在于政府采購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整合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和國有產權交易等領域。業內專家一致認為,守護初心,暢通溝通體制機制,重視人才培養及上升通道,實現資源共享,同樣是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未來的發展發向。

采訪中,多位政府采購業內人士強調,交易平臺建設的初衷是堅持公共服務、資源共享。交易平臺的整合和建立,應立足于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公共服務職能定位,整合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專家和場所等資源,加快推進交易全過程電子化,實現交易全流程公開透明和資源共享。讓平臺建起來、用起來、聯起來,真正做到全國一張網,實現互聯互通,這是業界的普遍愿望。

“真正互聯互通的平臺建設好了,那時候,北京和湖北信息的連接也許只需要一根網線就可以解決。”倪劍龍說。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本文來源:中國政府采購報第888期第3版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2| 小小的日本乱码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精品女人的天堂AV| 欧美白人最猛性xxxxx欧美馆| 八区精品色欲人妻综合网| 足本玉蒲团在线观看| 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视频| 999影院成人在线影院|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绿巨人| 久久久久久久波多野结衣高潮| 案件小说h阿龟h全文阅读| 亚洲自拍欧美综合|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向美奈子| 国产男女爽爽爽爽爽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 AV羞羞漫画在线观看| 婷婷五月综合色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 日本大乳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五月激情丁香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人妖| 亚洲欧美成人中文在线网站| 男人和女人做免费做爽爽视频| 午夜免费不卡毛片完整版| 老师你的兔子好软水好多的车视频 |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欧美激情一级欧美精品| 人夫的堕落变装| 男女下面的一进一出视频| 军人武警gay男同gvus69|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 国产91精品在线| 色偷偷8888欧美精品久久|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大全|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升级完成| 国产对白在线观看| 黑人性受xxxx黑人xyx性爽| 最近中文字幕mv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