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實戰能力培養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實戰能力培養
政采專業人才培養與課程體系構建路徑探索
■ 朱丹
隨著我國政府采購規模的迅速增長,政府采購行業人才需求缺口增大,越來越多的高校順應經濟發展和市場的需要開設了政府采購管理專業。本文就政府采購人才培養和課程體系構建的必要性進行探討,并指出當前在專業建設和課程體系設置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重新構建政府采購課程體系的路徑和方法。
培養政府采購專業人才的必要性
首先,培養政府采購專業人才是順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公共財政管理改革的需要。目前,我國正在加快公共財政改革的步伐,政府采購制度是公共財政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政府調控經濟的有效手段。作為引領公共財政支出管理改革的“三駕馬車”之一,我國政府采購制度改革從1996年開始試點到1998年全面啟動,特別是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以來,政府采購制度逐步步入法制化的軌道,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政府采購制度改革之路。2018年我國政府采購規模達35861.4億元,較上年增長了11.7%。隨著政府采購制度的改革與發展,政府采購組織機構也不斷建設強大,全國社會代理機構從2012年的2785家發展到如今的15899家,政府采購行業人才需求逐年增加。因此,為了順應國家經濟發展轉型的需要,有必要設置政府采購管理專業,以培養政府采購行業的專業人才。
其次,培養政府采購專業人才能更好地服務經濟的發展,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提高從業人員專業素養。隨著政府采購規模的擴大,政府采購的隊伍建設顯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政府采購人才培養方面。然而,筆者經過走訪調研發現,政府采購行業從業人員的法治意識和專業能力亟待提高。政府采購不同于一般的采購業務,是一項全新的系統工程,由于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需要從業人員掌握財政預算、政策法規、工程項目管理、合同管理、招投標實務等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因此,隨著政府采購工作的不斷推進,該行業需要一支龐大的專業知識過硬的隊伍。
目前我國政府采購管理專業建設情況
由于我國并沒有正式開設政府采購管理專業的本科院校,國際關系學院將其作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下設的一個專業方向,另外某些本科院校如中央財經大學、南開大學等也開設了政采相關課程。而高職院校因其專業設置更具靈活性,更強調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的特點,截至今年已有四川財經職業學院、山西財政稅務??茖W校、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鐘山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設置了政采管理專業。筆者認為,高職院校開設政府采購管理專業是政采事業發展所需要的,努力建設政府采購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是目前的趨勢與目標。
據了解,在已開設政府采購管理專業的院校中,專業課程設置一方面結合公共財政改革和政府采購領域發展情況,強調財政學基礎理論知識;另一方面,結合實踐,注重政府采購及工程招投標活動的操作流程、對各類政策法規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各類招標采購文件的編制。筆者梳理各學校的專業核心課程,發現內容包括:政府采購法律法規、工程招投標實務、政府采購合同管理、招標采購實務、非招標采購實務、政府投融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PPP)實務課程等。
筆者認為當前的課程體系設置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課程體系設置主體單一。目前的高校專業教研室機構里并無專門的課程委員會,課程設置程序沒有制約和監督,缺乏民主性和法治性,導致課程的設置很大程度上是教研室主任或者少數幾個專業老師憑經驗而定,課程設置沒有反映企業和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第二,專業目標崗位及職業能力把握不清。因目前并無政府采購管理專業教學標準,導致對政府采購管理專業的目標崗位及職業能力把握不清晰,無法對職業能力精準定位,無法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因此,在課程設置上內容重復,職業能力與科目無法一一對應且完整覆蓋。第三,專業課程學分設置及學時設置隨意化。在已開設的課程中,專業課與選修課的劃分、課程學分及學時的設置并未按照知識的重要程度、使用頻率等指標進行從高到低的排序,更多是憑感覺和經驗隨意設置,缺乏科學依據。第四,實訓課程相對匱乏且缺少相應的實訓教材和軟件。政府采購是一個非常注重實務操作的應用型學科,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不同采購項目、采購方式下的采購流程,把握采購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和易錯點,必須注重實訓課程的開發建設,但目前這方面還有待學校和企業的進一步合作,能夠設計出一套將理論知識和實務操作聯系起來的實訓方案,并逐步開發配套實訓課程教材和軟件。
政府采購管理專業課程體系重構的設想
針對目前政府采購管理專業在課程體系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筆者建議從組建政府采購管理專業課程委員會、構建課程體系具體思路及方法、實訓課程開發建設思路三個方面對課程體系的重新構建進行闡述。
首先是組建政采管理專業課程委員會。一是課程委員會的人員設置。組建政采管理專業課程委員會,人員設置除專業教師外,須涵蓋政府采購活動中涉及到的幾方主體等相關領域專家。二是制定課程委員會章程。制定課程委員會章程,全體成員投票、簽字通過,強調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的民主性、法治性,防止課程設置的隨意性。
其次是構建課程體系具體思路及方法。一個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包括需要開設哪些專業課程,必修課和選修課如何劃分,每門課程的學時、學分如何設置,每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有哪些,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運用哪些教學資源以及教學質量如何控制等具體內容。這一系列的工作建立在一個重要的基礎上,就是該專業的目標崗位有哪些,以及這些目標崗位需要學生具備哪些具體的職業能力,什么樣的課程能夠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和素養,只有明確了這個前提,才能在此基礎上設置對應的課程滿足職業能力需求,也才能由此開始梳理每門課程的重要程度、使用頻率,以及課程與課程之間的內容銜接問題。針對政府采購管理專業的特點,筆者建議將課程體系構建的思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第一,目標崗位的選擇。政府采購管理專業主要面向政府采購行業,在采購業務、項目管理崗位群,從事政府采購執行和監管工作。因此,可以就政府采購代理機構中“項目經理崗”“風險控制崗”、采購監管部門中“采購監管崗”、采購單位中“采購崗”以及供應商組織中“采購崗”五個具體的目標崗位設計調查問卷,分別對政府采購活動中涉及的幾方主體——代理機構、監管部門、采購人、供應商通過問卷、訪談、研討、投票等方式,調查這些目標崗位的市場需求及人才狀況,并將這五大目標崗位的市場需求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排列,以此作為政府采購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的重要依據。第二,職業能力的確定。借鑒政府采購領域監管部門(財政部門)、行業協會對該行業的考查、考核、評比評級指標,結合問卷調查結果及不同目標崗位的專家訪談記錄,梳理五大目標崗位政府采購從業人員職業能力需求,形成政府采購管理專業《職業能力職場需求指標》。第三,職業能力與課程設置的對應。確立了職業能力需求,便可根據需求設置對應的課程,做到職業能力與課程設置的對應。第四,課程體系構建。設置《專業課程評分表》,由課程建設委員會全體成員分別對專業課程按照重要程度、使用頻率、學習時數、學分占比進行打分,匯總得分結果,并以此為依據對照已有的人才培養方案,檢查職業能力與現有課程的對應關系,對現有課程體系進行擴充、縮減、新增和刪除,重新對課程體系進行構建,并在此基礎上科學合理地進行必修課、選修課的劃分、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的劃分。第五,課程實施方案。制定具體每門專業課程的《教學進度表》《課程標準》《授課計劃》。第六,課程實施保障。在課程實施保障研究中,根據目標崗位和職業能力需求形成政府采購管理專業《師資需求表》《教學空間需求表》《設備需求表》,為下一步進行專業建設提供建議和措施方案。
最后是實訓課程開發建設思路。政府采購實訓課程須以政府采購行業現行法律法規及采購代理機構執業準則及習慣為引導,旨在幫助學生真實地體驗政府采購代理業務,熟悉采購流程和重要環節,提高專業實戰技能。實訓課程設計思路為將學生分組實戰,即分為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供應商、評審專家四個角色,由老師發布政府采購項目,每組學生根據采購項目的實施特點,按照自己的角色完成對應的工作任務,并在課程實施中進行角色輪換,以全方位地體驗政府采購工作的全流程。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