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軟件開發平臺是排他嗎
秦志龍,上海市政府采購中心
采購二部副部長,高級工程師
2011年的某省政協會議上,某政協委員提出了一個提案,2010年政府采購集中采購機構進行采購的某工業技術學校數據集成項目指定軟件開發平臺是排他性指標。在軟件開發項目中是否只要指定開發平臺就是排他?到底采購人能否指定開發平臺?何種情況下指定才更合理合法?
筆者以為,要確定指標或要求是否排他,應判斷該指標或要求是否僅有一家或幾家供應商能滿足而造成競爭不充分。在該案例中采購人雖指定了開發平臺,但能使用該開發平臺進行軟件開發的供應商很多,不存在限制競爭的情況。而且指定該開發平臺對采購人有利,能保護采購人前期投資,有利于節約財政資金。首先,采購人要求在該開發平臺上開發應用系統,是基于以下理由:
一是該平臺具有應需而變的功能,使該軟件系統在生命周期內能不斷適應學校教育教學和日常管理工作的需求。二是該平臺采用規范化、標準化設計,維護人員無需編寫大量源代碼,便于日后的移植和升級。三是該平臺具有開放性,便于學校信息管理人員對數據集成平臺軟件系統自主實現功能的擴充、集成等維護工作,從而降低維護成本。四是該平臺學校已購置。
其次,要確定指標或要求是否排他,要判斷該開發平臺是否是成熟產品。本項目指定的該平臺僅是業務架構平臺且是成熟產品,且多家軟件公司購買了該業務架構平臺,并利用該產品為不同行業開發了多種應用軟件。
再其次,要確定指標或要求是否排他,要看該產品的接口是否標準以及開放性如何。筆者認為,對軟件產品而言,只要其提供開放的接口標準及相關協議,無論什么產品均可認為是標準產品,類似于硬件產品,其兼容性是有保證的,而本案例中的開發平臺恰恰提供了相關接口標準及相關協議。
筆者認為,不能簡單認為凡是指定開發平臺就是排他。軟件項目不同于硬件,其構架不同會造成開發手段、開發工具、維護成本的不同,所以采購人指定開發環境(只要是市場成熟產品,且提供接口標準及相關協議)并不會造成招標文件的排他性和歧視性,而且能保護采購人前期投資,如果在招標時不明確是什么開發環境,反而讓投標人無從下手,造成實質性差異。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