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按下“加速鍵”
碳中和按下“加速鍵”
——代表委員為節能減排建言獻策
■ 本報記者 孫冉冉
今年兩會,“碳達峰、碳中和”無疑是最熱門的詞匯之一。
2020年,我國向世界作出“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為減碳按下“加速鍵”。相關行業也在為實現這一目標進行準備工作。政府報告提出,“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
多位相關行業的代表委員也從本行業角度出發,為實現低碳化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頂層設計需強化
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已經立下。多位代表委員認為,應盡快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以保證各相關行業減碳化工作有法可依,有規可循。同時,也有助于引導公眾樹立節能減排觀念,從而選擇低碳化的生活方式。
全國人大代表、銅陵有色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士啟建議,制定相關法規,完善配套政策體系,鼓勵社會發展非石化能源及動力,從源頭減排。鼓勵加強相關碳捕集、碳利用等技術研發應用,通過技術進步實現碳減排。建立健全碳交易相關政策體系,明確碳減排的重點行業和排放配額,制定統一的交易標準,擴大參與碳交易的主體范圍,適時推出碳金融產品,發展碳產業,積極促進碳減排工作,努力實現碳中和。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認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我國社會經濟低碳化、綠色發展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表示,目標的實現,需要電力、能源、交通、建筑等多個行業的共同努力,這些行業的低碳化都需要相關政策和標準的規范和引領,也需要強而有效的監管體系。此外,他還建議,全面推進能效管理,在國家層面開展“碳預算”頂層設計與相關立法工作,推行區域及重點能耗單位“碳預算”體系;健全能效激勵約束機制,鼓勵各地開展“零碳”試點示范;鼓勵節能領域龍頭企業參與能效標準制定,推進各類設備技術標準協同,加快出臺適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能效技術標準體系,為城市能源物聯網的智慧協同奠定基礎。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衛星氣象研究所所長張興贏呼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計劃,統籌謀劃一批推動能源、產業等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盡快建立碳中和科學監測評估體系,支撐氣候變化戰略各項政策落地。
產業需向低碳化奮進
碳達峰、碳中和的實現需要各行各業向低碳化邁進,形成合力。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從不同的行業角度出發,就實現低碳化提出建議。
在電力行業,南存輝認為,電力工業清潔發展和工業再電氣化都需要電力裝備支撐,能源結構和需求、用能方式的快速變化使我國電力裝備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他建議,建立推進電力裝備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部際聯席工作機制,分步驟制定電力裝備及技術綠色低碳發展路線圖。設立國家重大專項,重點研發消納高比例新能源輸電技術和裝備、重工業退煤脫碳技術和裝備、再電氣化的市場機制和技術裝備、氫能生產儲運應用場景及技術裝備、綠電交易和碳交易的技術和市場規則、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大云物移智區等)能源平臺技術等碳達峰、碳中和核心關鍵技術問題。平穩化解火電機組和常規輸變電設備過剩產能,合理優化清潔能源產能結構,盡快補齊再電氣化設備產能短板。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或重點行業開展碳達峰、碳中和試點示范建設,實施能源零碳化、交通電氣化、居民生活電氣化。
在能源方面,全國政協委員,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全生明認為,應加快實施兩個“替代”。一是在能源供給側大力實施清潔替代,大規模開發利用清潔能源特別是新能源,來替代傳統化石能源,并將清潔能源轉化為電能加以利用。二是在能源消費側大力實施電能替代,提高電氣化水平。據全生明介紹,近年來,我國大力實施電能替代,在工業、交通、建筑、居民生活等領域廣泛推進以電代煤、以電代油,累計實現替代電量8677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散燒煤4.8億噸、減排二氧化碳8.7億噸,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7%左右。
在交通方面,全國人大代表、致公黨四川省委副主委、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教授羅霞建議,積極出臺交通碳中和相關政策,并通過提高公共交通服務質量、提升慢行交通出行品質、促進共享出行發展、加快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方式,推動交通運輸行業實現碳中和。
全生明建議,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在貨車、私家車領域的應用,提高城鎮鄉村新能源汽車比例,加強充換電基礎設施限制,使新能源汽車使用范圍進一步擴大。
推進低碳化,政府采購已經先行
據悉,目前多個行業已開始就低碳化發展進行布局。在促進節能減排方面,政府采購一直走在前列。
多年來,政府采購強制采購節能產品,優先采購環保產品,并不斷豐富和完善相關政策及產品目錄。
2020年6月,財政部辦公廳與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國家郵政局辦公室聯合出臺《商品包裝政府采購需求標準(試行)》《快遞包裝政府采購需求標準(試行)》,在政府采購項目中推廣使用綠色包裝,為低碳環保防污染助力。
10月,財政部又聯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于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南京市、杭州市等6個城市新建政府采購工程項目開展試點,推廣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應用,發揮政策功能,推進建筑行業低碳化。
今年2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要促進綠色產品消費,加大政府綠色采購力度,擴大綠色產品采購范圍,并逐步將綠色采購制度擴展至國有企業。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