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李巷
【游記】
紅色李巷
■ 唐紅生
四月,春光正好,人間最美。值黨史學習教育之際,赴南京市溧水區李巷村參觀。汽車穿梭在鄉村田野,滿目春意盎然。陶醉于無限春色時,不經意間見到了掩映在茅山余脈環抱中的李巷村。
踏著青石板走進村莊,“紅色李巷”朱紅字樣映入眼簾,這里被稱為“蘇南小延安”。青板磚抑或山石、魚鱗瓦構建的房屋仍保留原樣,仿佛回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默默地講述著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
1938年4月,新四軍從皖南東進蘇南,同年5月到達溧水。1941年11月塘馬戰斗后,新四軍十六旅旅部和蘇南黨政領導機關轉移至李巷及周邊地區,溧水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蘇南人民抗日斗爭中心區,李巷也成為蘇南抗戰指揮中心,開啟了蘇南抗戰新的篇章。
一條條石徑在村中蜿蜒,串起一個個紅色記憶。來到鐘國楚舊居,老舊的八仙桌上放置一盞馬燈。時任新四軍十六旅旅長鐘國楚,在馬燈下或一個人苦思冥想,分析敵情;或開會制定作戰方案,度過一個個不眠之夜,為鞏固茅山抗日根據地殫精竭慮。
相距不遠的是江渭清舊居。低矮的屋子,斑駁的墻壁上布滿了爬山虎,青翠欲滴。小院的西面為一組群雕,江渭清等人正圍坐在一起開會,旁邊有一個小男孩和一只小狗,生動活潑,極富生活趣味。青石條門檻已被踏得溜光發亮,曾任新四軍十六旅政委、中共蘇皖區委書記、蘇南區行政公署主任的江渭清,不知邁過多少次。舊居內,凝視他的塑像,仿佛見到當年組織指揮溧高戰役、長興戰役、反頑戰役時矯健的身影。
村中還有陳毅的舊居,陳毅時任中共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副書記、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員,曾三次來到李巷,均住在一位村民家。在陳設簡陋、條件艱苦的環境中,陳毅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
新四軍愛村民,村民更愛新四軍,新四軍與村民結下了患難與共、生死相依的深厚情誼。這里誕生了溧水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村民李孝廉任黨支部副書記,不久即任書記。新四軍地下交通總站就設在該村,由李孝廉擔任總站長。他們秘密傳遞情報,并開展支前工作,有的村民甚至獻出了生命。
李氏宗祠已有100多年歷史。這里曾是新四軍十六旅旅部、中共蘇皖區委員會、蘇南區行政公署的駐地。祠內設有溧水人民抗日斗爭紀念館,陳列了溧水軍民浴血奮戰、前赴后繼,進行艱苦卓絕抗戰的事跡。一件件實物、一張張照片、一塊塊展板、一句句解說詞,再現了那段崢嶸歲月。革命先輩為了解放事業,為了人民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英勇殺敵。而老百姓納軍鞋、紡紗、送軍糧,軍民同仇敵愾、魚水情深,取得抗戰的勝利。
池塘岸邊,黃鸝在輕柔的柳條間啼鳴,聲音婉轉清脆。盈盈春水清澈明凈,映著江南民居。桃花紅梨花白菜花黃,院子打理得像花園。有的民居改建成茶吧、紅色書店、時光雜貨鋪。喝上一杯村民自產自制的新茶,唇齒留香,山野氣息撲鼻而來;翻一翻紅色經典讀物,重溫硝煙四起的歲月;走進雜貨鋪,在老物件中追尋光陰流逝的痕跡。
農家樂生意紅火,空氣中彌漫陣陣香氣。路邊,滿面笑容的村民擺地攤,有賣時蔬的,有賣手工小菜的。蒿子、枸杞頭、香椿頭,一看便知是野菜,鮮嫩得誘人。一抹抹翠色、一筐筐新綠,無不漾起泥土芬芳。與一位菜農閑聊后得知,村民早已過上美好生活,特別是紅色遺跡開放后,參觀者絡繹不絕,帶動了收入大幅提高。村里特產是藍莓,有幾千畝。村民誠邀6月藍莓上市時再來采摘,說那時村里會擠滿了人。
站在高高的觀景臺上,春風浩蕩,春光明媚。環顧四周,群山逶迤淺黛,農家錯落有致,一派祥和氣氛。眺望回峰山方向,依稀見到“蘇南反頑戰役陣亡將士紀念塔”,革命烈士長眠于此,英雄浩氣長存于世。如今,百姓已實現小康,這是對先烈們最好的告慰。
紅色李巷從歷史深巷中走出,每一座山、每一條河,甚至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記載著軍民抗戰的光輝足跡。紅色李巷是波瀾壯闊抗戰史中一朵浪花,折射出太陽萬丈光芒。紅色李巷帶來的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是激發我們奮進的不竭動力。
(作者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