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動態20111104】
如何鑒定成為汽車“三包”聽證關鍵
本報訊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舉行了《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以下簡稱汽車“三包”規定)立法聽證會,包括消費者、汽車廠商等16位聽證代表對汽車“三包”規定表示支持。汽車質量問題如何鑒定、呼吁設立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成為聽證會的核心話題。
國家質檢總局法規司司長劉兆彬在聽證會上表示,目前國內絕大多數汽車企業對家用汽車三包表示贊成和支持。他表示,汽車三包出臺條件已經基本成熟。目前質檢總局正在加緊研究制定相關配套國家標準、實施細則和操作指南,其中就包括“汽車產品質量擔保責任標準”,即《家用汽車質量擔保中主要零部件目錄及有效期》,以保障汽車“三包”順利實施。
據了解,目前的汽車“三包”規定征集意見稿中,沒有提及汽車出現問題后,究竟誰來判定是質量問題還是消費者使用不當。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秘書長韓峰提出,目前汽車退換的標準難界定,亟待設獨立第三方鑒定機構,并保證其具備獨立性、權威性、技術性。
消費者代表崔凱、李紅旗、王劍都表示,必須要有權威的第三方機構來認定是不是屬于質量問題,這種鑒定要有很強的法律效應,讓經銷商不能以其他理由來拒絕這個結果,否則維權太難。
英菲尼迪將在華生產
本報訊 據了解,日產汽車公司將于明年開始在中國生產英菲尼迪牌轎車,從而成為首個在中國生產豪華轎車的日本汽車制造商。
據悉,日產正考慮將其合資伙伴東風汽車公司在湖北省的一座工廠作為英菲尼迪的候選生產基地。日產發言人對媒體表示,該公司考慮在中國生產英菲尼迪,不過目前還沒有做任何決定。據了解,如果英菲尼迪確認國產,工廠將選在其在華合作伙伴東風汽車位于湖北省的工廠。
日產公司1989年推出了英菲尼迪這一面向海外市場的豪華轎車品牌,該品牌轎車目前由日產在日本櫪木和福岡縣的工廠生產,這些工廠的合并產能大約為每年20萬輛。《日經新聞》稱,盡管中國市場的新車銷售正在減速,但外國豪華汽車銷量今年上半年增長了40%。另外,2012年4月,日產還會將英菲尼迪的全球總部設在香港,并從日本、美國和歐洲的大約100名員工調至香港總部,目標定位于迎合亞洲和其他新興市場不斷增長的豪華車消費需求。盡管目前中國汽車市場總體增速放緩,但是豪華車的需求卻依然強勁。日產汽車11月2日宣布,將把豪華車品牌英菲尼迪的全球總部設在香港,以加大在中國等市場的銷售力度。
日本兩大車企在美銷量持續減少
本報訊 相關數據顯示,豐田和本田公司的10月美國新車銷量繼續出現負增長,這已是兩家車企在震后連續6個月銷量減少。
據美國某調查公司1日公布的10月美國新車銷量顯示,由于東日本大地震引起零部件供應不足,豐田汽車銷量繼續同比減少7.9%,本田同比減少0.5%。6大日美汽車廠商中,僅上述兩家為負增長,地震影響仍未完全消除。另據報道,豐田和本田的北美工廠截至9月已恢復正常生產,但最近泰國洪災又對零部件供應造成打擊,被迫再次減產。
日本汽車工業會志賀俊之會長表示,日系汽車工廠以及供應鏈系統目前遭受著泰國洪災的影響,如果工廠停產時間延長的話,日系車將1天減產6000輛。
據了解,進駐泰國的日系汽車在2010年生產了160萬輛汽車,出口及日本國內消費各占了一半,因此志賀會長曾樂觀地表示,2011年銷往日本的汽車將達到100萬輛,出口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然而,此番遭受的泰國洪災卻給原樂觀的汽車市場投下了陰影。若洪災影響持續,銷量也將受到拖累。
據悉,這已是豐田和本田在震后的5月起連續6個月銷量減少。美國市場整體銷量則增加7.5%至1021313輛,換算成年銷量后的數據環比增長16萬輛至1326萬輛。
(本欄文字 梁帥)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