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究竟該怎樣生活
【閱讀】
未來究竟該怎樣生活
——讀《我們的未來:數字社會烏托邦》
■ 任赟
現在和未來,信息交換速度和互聯網速度是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計算機芯片的儲存容量在過去的十年內增加了數千倍,在未來十年內還會繼續呈爆發式增長。
我們把自己從強度勞動和無聊工作中解放了出來,為自己拼裝一個虛擬世界。可是,這樣的我們會不會變成機器的奴隸?數據交換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透明、更加沒有變數,那么隨時可以檢索到的生活比不透明的、不可預測的生活更有價值嗎?
長久以來,文化服務于生活,科技服務于生存。當下,科技卻決定生活。科技發展,不會讓我們成為“超級人類”,只能讓我們成為一種沒有輔助工具則將一事無成的生物。我們的手工技能會消失,語言表達能力會降低,記憶力將減退,想象力局限于現成的圖片,創造力只遵循技術模式;我們總是浮躁,不能忍受沒有娛樂的狀態。
怎樣才能永久維護基于良好愿望建立的被人所珍視的“人類的”價值觀,使人類這一物種最終不會消亡滅絕呢?
這就是《我們的未來:數字社會烏托邦》這本書試圖回答的問題。本書為理查德·大衛·普雷希特所著,張冬翻譯,商務印書館2022年1月出版。
理查德·大衛·普雷希特是德國哲學家、記者和作家,其哲學社會科學題材著作均為德國暢銷書,作品已經被翻譯成40種語言。在這本書里,作者描繪了一幅充滿希望的數字化時代的未來圖景,客觀冷靜地分析了以犧牲反思判斷力為代價的、充滿刺激和欲望擴張的數字化發展過程對文化、道德和政治能力的威脅,批判了德國政府反應的冷漠滯后。
這是一本引人思考的書。尤其適合當下,元宇宙概念的提出,意味著要對現實世界虛擬化、數字化。這種發展不是受自然法則進展的影響,而是被某種思維方式和經營方式所決定,也就是說受效益思維的驅動。未來的這種生活,當下的我們應該如何適應。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人生經驗,以及我們的各種情感可能對現在正在成長的孩子們毫無意義,他們需要的可能只是一個簡單的“虛擬—現實頭盔”。
未來究竟應該怎樣生活,關乎我們每一個人。這是一本每個人都可以讀一讀的書。
最后,引用書中的一句話:也許人們并不希望所有的愿望都夢想成真,如果我們真的生活在一個完美的虛幻險境中,那就意味著人類生活中有比完美幸福更重要的東西。一切非凡的實踐和體驗都被剝奪,這不是人類的進步。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