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派飯的張老師
【往事】
吃派飯的張老師
■ 魏青鋒
我剛上學時,村里有個小學校,只接收學前班和一、二年級的學生,三年級以后就要到三公里外的中心校去上學。村小學只有一名老師,就是耳根后有一塊黑胎記的張相民老師。
教室是以前生產隊的飼養室改造的,逢陰雨天就要從家里拿臉盆水桶接屋頂的漏雨,時緩時急的叮咚聲總擾亂張老師的講課節奏。誰拿的臉盆接滿了雨水,老師就讓他先把臉盆端回家,那時塬上干旱缺水,雨水沉淀好了還可以洗衣服澆花飲牲畜。
簡陋的教室里前后各有一個黑板。學前班和一年級面朝前邊的黑板,張老師先給學前班布置一個拼音字母讓抄寫,隨后再給一年級講加法口訣表,最后才轉到教室后面給二年級上語文課。講到寓言《狐假虎威》,張老師惟妙惟肖地學著森林之王的樣子威風凜凜地走來走去,逗得同學們哈哈大笑。突然張老師走到前面一年級的座位上拎出兩個同學,讓靠著墻罰站,原來他們不認真寫作業,豎著耳朵聽張老師講課,也跟著二年級的同學笑得前俯后仰。
張老師的家在外村,而小學校沒有條件辦食堂,張老師就挨家挨戶輪著吃派飯,每家一個禮拜。每次快輪到我家時,我心里總是惶恐不安,放學后張老師跟在后面,我緊張得走路不知道先邁左腳還是右腳。父母親和張老師吃飯時,免不了詢問我的學習,我坐灶堂里邊吃苞谷糝邊豎起耳朵聽他們談話。父親告訴老師我大于號和小于號分不清楚,張老師喊我過去告訴我:你只需記住,大口對著大的數字,尖頭對著小的數字。張老師的一句話,讓困擾我很長時間的問題迎刃而解。后來,張老師還專門利用吃飯時間給我講“的、地、得”的用法。張老師在家里吃了幾次派飯后,我的學習成績突飛猛進,父親笑著說:“張老師哪里是來吃派飯,分明是在給你開小灶?!?/p>
逐漸地我就有點盼望張老師來家里吃派飯,當然,除了有利于學習,還有個原因。每次張老師來吃派飯,母親都先要去鎮街上割幾斤豬肉,還有豆腐、茄子等平時難得見的菜肴,即使是面條的臊子里也會有小塊肉丁。所以每到開學,我就盼著趕快輪到張老師來我家吃派飯,這樣我就可以大快朵頤一個禮拜。
我上一年級時,有個褲子打補丁的女人來找張老師,兩人在隔壁的辦公室兼臥房大吵起來,聽語氣那女人應該是張老師的愛人,女兒發高燒,沒錢看病。那時村聘教師的工資由村里籌集,每個月僅十幾元錢,那幾天張老師正好在我家吃派飯,看著張老師愁眉不展的樣子,父親把家里僅有的20元錢借給了張老師。還有次秋收時,眼看著別家的苞谷黃豆都收完了,張老師家里的苞谷還栽在地里,黃鼠狼糟蹋不說,還有人偷著掰苞谷,師娘急急地來找張老師,兩個人又大吵一架,師娘眼睛紅腫著離開了。
我上了中心校后,村小學就撤銷了,據說張老師也要跟我們一起,調到中心校給我們代數學課??砷_學后,卻沒有看到張老師,給我們代數學的是新來的黃老師。之后,我再也沒有見過張老師。
前幾日回老家,快到鎮街時,母親打電話讓“順帶著買一把蔥回來”。逛菜市時,猛然看到耳朵后面有塊黑胎記的熟悉身影,我驚喜地喊了一聲“張老師”,滿頭銀發的張老師有點不知所措。我在張老師的菜攤上拿了一把蔥,要給老師掃微信,張老師掏出老年機訕笑著:“我手機沒微信!”我忙掏出一百塊錢塞進張老師枯瘦的手里,張老師邊跟隔壁菜攤上的人激動地講“還有人叫我老師哩”,邊低著頭給我找錢。我鼻子驀地一酸,慌忙轉身拐入熙攘的人群里。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