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以純亮得天下心
【弘揚廉潔文化 涵養清風正氣】
寇準:以純亮得天下心
■ 程應峰
寇準,字平仲,公元961年出生于華州下邽一個書香家庭。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7歲時,隨父登華山就詠出了這樣的詩句:“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俯首白云低。”
寇準19歲時,也就是980年,進士及第。他被派往歸州巴東任知縣,任滿改任成安知縣。任職期間,秉性剛直的寇準多次直諫,漸被太宗重用。989年,寇準于殿中進諫時,忠言逆耳,宋太宗聽不進去,生氣地離開龍座,轉身要回內宮。寇準趨步上前,扯住宋太宗的衣角,勸他重新落座,聽自己把話講完。事后,宋太宗十分贊賞寇準,高興地說:“我得到寇準,像唐太宗得到魏征一樣。”
敢于諫言的寇準,以剛直足智著名。990年,朝廷處理了兩樁受賄案。情節嚴重的王淮,贓錢以千萬計,僅被撤職杖責,不久又恢復了原職;而情節較輕的祖吉,卻被處以死刑。寇準知道這是王淮的哥哥、參知政事王沔搞的鬼,心中自是不平。991年春,發生了嚴重的旱災,宋太宗召集近臣詢問時政得失。群臣多認為是天數所致,寇準則說:“《洪范》里說,天和人的關系,相互應和就像影子和回聲,大旱是因為刑罰有不公平的地方。”宋太宗聽后很生氣,起身回到宮中,過了一會兒,又專召寇準詢問刑罰不公平的情況。寇準說:“若把二府的官員召來,我就說。”皇上下令召來二府官員,寇準說:“不久前祖吉和王淮都因接受賄賂觸犯法律,祖吉受賄較少卻被殺頭,王淮因為是參政王沔的弟弟,收受錢財千萬,只受杖刑,仍官復原職,這不是不公平是什么?”宋太宗就這件事問王沔,王沔叩頭謝罪。宋太宗當即責備王沔,任命寇準為左諫議大夫、樞密副使,改任同知院事。
997年真宗即位后,寇準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職,又任三司使。宋真宗早就想讓寇準做宰相,但又擔心他性格剛直,難于獨自擔此重任。1004年,寇準與參知政事畢士安一同出任宰相。當年冬天,契丹南下犯宋,包圍了澶洲等河北地區,朝野震驚。寇準反對南遷,力主真宗親征,從而穩定了軍心,使宋遼雙方訂立“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后,宋遼邊境干戈平息,貿易往來頻繁,人民生活安定。寇準因有功于朝廷,受到真宗的敬重。
寇準做宰相,選拔人才不講門第,喜歡選用出身貧寒而有真才的人。御史臺是專門批評朝政得失的機構,每當御史臺官員有缺額時,他就讓平時具有批評精神的人去擔任。
然而,宮廷之中有永不停歇的權力斗爭,耿直的寇準被丁謂等人排擠,一再被貶謫,一直被貶為雷州司戶參軍。及后,有名臣田況評述說:“寇準在相位,以純亮得天下之心。丁謂作相,專邪黷貨,為天下所憤。民間歌之曰:‘欲時之好,呼寇;欲世之寧,當去丁。’民間雖頑冥少年無賴者,亦皆口陳手指,頌寇而詬丁。”
雷州期間,寇準寫下了《江南春》:“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在憂病交加時,他寫下了《病中詩》:“多病將經年,逢迎故不能。書惟看藥錄,客只待醫僧。壯志銷如雪,幽懷冷似冰。郡齋風雨后,無睡對青燈。”
“到海只十里,過山應萬重。”這是寇準年輕時寫下的,沒想到“一語成讖”。寇準卒于被貶地雷州,至海岸只有十里遠,離家鄉卻是山萬重,路萬里。
寇準曾寫下《六悔銘》,至今讀來不乏教益:“官行私曲,失時悔。富不儉用,貧時悔。藝不少學,過時悔。見事不問,用時悔。醉發狂言,醒時悔。安不將息,病時悔。”其首句“官行私曲,失時悔”,寥寥數語道出了為官之要,講清了利害所在,發人深省。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