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河浮橋
【都市風情】
南河浮橋
■ 劉友春
贛州現有兩座浮橋,架于章水、貢水之上。
贛州老城區三面環水,為便于人們進出,很早以前,章江上就搭建了浮橋,由于處在城南,因此稱南河浮橋,曾是宋城贛州一道靚麗的風景,與貢江的建春門浮橋(東河浮橋)交相輝映。1990年,南河浮橋附近的南河大橋建成通車,浮橋的功能隨即減弱,加之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當年被拆除。2006年4月,隨著城市的發展,應市民要求,贛州開始在章江籌建一座集景觀與交通于一體的新浮橋,即是現在的南河浮橋。新建的章江浮橋南起章江新區長征廣場、贛州市科技館,北接老城區營角上路口,全長350多米,總投資近500萬元。橋面寬5米,由5厘米厚的杉木板鋪就,橋面距水面約1.2米。橋體由69艘長約11米、寬2米多的小船編成,每3艘船為一組固定起來,再一組一組由鋼纜串接在一起,行走橋上,雖“嘎嘎”作響,但牢固、穩定。整座浮橋由仿古木質橋體、引橋、南北碼頭、兩艘躉船、兩艘拖輪、管理用房、備用浮橋船等組成。
章江南北兩岸修建了長長的棧道,錯落有致地鋪筑了水榭亭臺、安放了椅子,供市民鍛煉休憩。岸上種植了花草樹木,有香樟、榕樹、柳樹、竹、桑樹、桂花、紫薇、芙蓉花等等,花開時節,一路姹紫嫣紅、蝶飛蜂舞,花香陣陣,近水一側自然繁衍生長著茂盛的蘆葦叢。當初蘆葦星星點點、高不過米,時有白鷺覓食隱現其中,歷經數年,現在搶灘登陸,有的占據了灘涂,有的在淺水區茁壯成長,已經連片成林遮陰了。行走棧橋,有的路段沙沙有聲,撲入眼簾的不再是河面,而是隨風起舞、自成一景的蘆葦。每天傍晚,忙碌一天的市民陸續涌往棧道,開始散步、休閑,而南河浮橋便是個熱鬧的場所。
南碼頭過道、臺階兩側排滿小攤點,有燒烤攤,有出售汽水、飲料的,有擺氣球攤供人玩耍的,有的搞美甲,有的經營寵物用品,有的賣冰棒、冰椰子汁、冰綠豆、酸梅湯,還有兜售兒童玩具的。有人通過擴音器招攬顧客,有人則靜待客人上門。夜幕下,雖然頭頂數米燈亮著,但仍有攤主攜帶燈具,照亮貨物,方便他人。與南碼頭的喧嘩相比,北碼頭鮮見攤點,下浮橋、過棧道、上臺階,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個數百平方米的廣場。一個音箱、數列隊伍就是一片天地和舞臺,一群群市民和著音樂跳著廣場舞,旁邊拖家帶口的或駐足觀看,或往來穿行納涼消夏,互不干擾。
因下游建了塑膠壩蓄水,河面水流較緩,河水清澈,吸引了游泳愛好者。傍晚時分,以浮橋為依托,左右河面散落著橙色“跟屁蟲”,氣囊漂在水面上前后移動,劃出一道道水波。這些天,河面上增加了移動的風景——玩沖浪板。這不,水面上飄著數艘沖浪板,一個女孩身穿救生衣,系著黑色的安全腳繩,手抓著漿,正玩得不亦樂乎。只見她一會兒站在沖浪板上劃行,一會兒跪著揮槳,一會兒又躺著散漫地劃水,隨性所至,忽前忽后,或與旁邊的家人追趕、互動,即使失去平衡跌落水中,也不氣餒,在家人的教導下嘗試放好手的位置,掌握好平衡,奮力撐起雙手,重新爬上去,再用手抹把臉,呵呵幾聲又繼續游玩。
每月農歷初一、十五的早上,有人選擇在浮橋放生,一桶桶的泥鰍、鯽魚、鯉魚、烏龜等被倒入河中,只見它們隨著水流回到河里,翻滾幾圈,就融入河水看不見了。
橋上男女老少說著南腔北調。有人停在浮橋中央,手舉自拍桿,或高或低或左或右調整角度,把遠方的天空、夕陽、巍峨的南河大橋,以及近處的河水、浮橋、景物倒影等聚集在相框,留下美好的瞬間。更多的人沿著燈光昏黃的橋面南來北往,迎著涼爽的河風,消褪白天的疲憊。待到夜深了,人群漸漸變得稀少,攤點逐個撤走,熱鬧的浮橋才慢慢安靜下來。
河水悠悠流不休,浮橋靜靜自成景。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