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鳳成:工程政府采購如何扶持小微企業
國采中心對200萬元公開招標限額以下工程項目實行定點采購3年以來,二級以下小微企業累計完成1.22億元采購金額,取得了“一單一招”采購方式無法取得的成效。
《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明確了對中小企業的認定標準,使社會上對政府采購扶持中小企業的要求更加迫切。工程政府采購項目如何扶持中小企業,成為擺在政府采購從業人員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工程項目面對的是建筑企業,而建筑施工行業中,什么樣的企業是中小企業?什么樣的企業需要扶持?工程采購應該采用什么方式扶持中小施工企業?筆者將從以上3個方面探討工程政府采購如何扶持中小企業。
建筑施工行業多數企業屬于中小企業
建筑施工行業對企業的劃分,傳統上使用建設部門頒布的《建筑業企業資質等級標準規定》。該標準包括3部分:施工總承包企業資質等級標準(包括12個標準)、專業承包企業資質等級標準(包括60個標準)和勞務分包企業資質標準(包括13個標準),在每個標準內又按照企業規模劃分了3個等級。以該標準與《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來做比較,所有建筑企業的入門條件都達不到大型企業的標準。
但是據筆者從事工程招投標工作的經驗分析,建筑行業是傳統意義上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雖然近些年行業主管部門通過頒發特級資質等方式引導企業進行資源整合,提高企業自身實力、市場競爭力和自我創新能力,帶動整個建筑施工行業產業升級。但是在目前的建筑市場上,只有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工程、機電安裝等總承包特級、部分總承包一級和少量專業承包一級企業能夠達到大型企業營業收入80000萬元的標準,部分總承包一級企業都達不到資產80000萬元的標準。多數專業承包企業和總承包二級、三級企業都屬于中、小和微型企業,其中也只有專業承包一級企業和總承包二級企業能達到或者勉強達到中型企業的標準。如裝飾裝修專業承包二級資質(注冊資本金500萬元以上,凈資產600萬元以上)、消防專業承包一級資質(注冊資本金500萬元以上,凈資產600萬元以上)等多數專業承包一級、二級企業只能被劃到小型企業。裝修專業承包三級資質(注冊資本金50萬元以上,凈資產60萬元以上)、建筑智能化專業承包三級資質(資本金200萬元以上,凈資產240萬元以上)、電子工程專業承包企業三級資質(注冊資本金50萬元以上,凈資產60萬元以上)等很多三級企業只能達到微型企業的標準。由此可見建筑行業只有少數企業能夠達到大企業的標準,多數專業承包一級企業、總承包二級、三級企業只能算是中型企業,行業內多數專業承包二級、三級企業是小型、微型企業。
扶持重點應為二三級資質的小微企業
目前市場上預算200萬元以上的公開招標項目,絕大多數都是特級、一級企業中標,鮮有二三級企業中標,這種現象的產生與施工招標程序密不可分。
以北京招投標市場為例,由于市場上潛在投標企業有數千家,一個項目滿足施工資質要求的企業報名數量通常會達到幾十家甚至上百家。為提高投標階段工作效率,降低招標成本,施工項目公開招標通常將整個招標過程分成資格預審和投標報價兩個階段。資格預審就是對所有符合資質門檻要求的報名企業進行資格審查,按照評分標準對其進行打分,依據打分高低,從中選出前7家企業再進行投標報價。資格預審的主要內容是企業的商務、服務等,具體包括財務情況、企業人資源情況、項目經理情況和企業以往業績情況等。在同樣的評分標準下,規模較大的特級、一級企業在人力資源、企業以往業績等方面有較大的優勢,因此通常情況下資格預審前7名很少有二級資質以下的企業。在這種招標過程中,二、三級小型、微型企業連投標報價的機會都沒有,更別提中標了。
中央國家機關日常辦公數量最多的施工項目是預算200萬元以下的裝修、修繕和改造項目,如果面向全社會公開招標,最后中標的多是一些特級、一級企業。很多中標企業面對這種規模的工程,不可避免地會進行轉包。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招標時部分低資質企業甚至沒有資質的小公司掛靠大企業投標。與其任由這些項目轉包、掛靠,不如主動選擇一批施工優良、信譽可靠、服務優質的二、三級小型、微型企業來承接中央國家機關公開招標限額以下的工程項目。
通過限額內工程定點采購扶持小微企業
為適應市場現實情況的需要,更好地體現政府采購扶持小型、微型企業的政策功能,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簡稱“國采中心”)從小額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出發,自2009年起對200萬元公開招標限額以下工程項目實行定點采購,并在定點入圍招標和后期管理兩個環節制定了一套有利于小微企業獲得平等機會參與政府采購工程項目競爭的辦法。
在企業入圍階段采取分包、分級招標的辦法,除了按照企業資質類別分包以外,在每一包內,還按照資質等級高低,分級進行招標,并根據資質等級設定資格要求和評分標準。比如:對備選項目經理庫中具有二級(含)以上注冊建造師執業資格證書的項目經理人數的要求,建筑智能化工程要求一、二級企業不少于5人,三級不少于3人;消防設施工程要求一級不少于5人,二級不少3于人,三級不少于2人。評分排名只與同級資質企業比較,避免了低等級企業因資質打分被高等級企業“擠出去”的情況發生。
在入圍以后的后期管理階段,采取了兩方面的措施保證小型、微型企業有同等的被采購單位選擇的機會。一是國采中心規定,采購預算60萬元-200萬元的項目,須進行邀請招標,采購單位在選擇投標企業時,不能少于3家,其中至少有一家企業是二級以下企業。二是由于采購單位通常傾向于選擇特級、一級企業,為了避免項目集中在上述企業,國采中心規定了企業承接項目數量上限,達到上限后,計算機系統自動鎖定企業,解鎖前,采購單位無法再選擇該企業,只能選擇其他企業。這種方式從制度上和技術上保證了小型、微型企業與大中型企業有同等的被采購單位選擇的機會。
國采中心自2009年4月開始第一期工程定點采購以來,第二期合同期滿,第三期已完成招標工作。第一期有37家二級以下小微企業入圍,占入圍企業總數的58.73%,2009年二級以下企業完成定點項目采購金額4586.58萬元,占總采購額的46.72%。第二期有50家二級以下小微企業入圍,占入圍企業總數的53.76%,2010年二級以下企業完成定點項目采購金額3306萬元,占總采購額的28%。2011年二級以下企業完成定點項目采購金額4340萬元,占總采購額的24.53%。3年以來,二級以下小微企業累計完成1.22億元采購金額,取得了“一單一招”采購方式無法取得的成效。
在工程定點采購這個平臺上小微企業獲得了平等競爭的機會,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與大中型企業同臺競爭中,小微企業所占份額還很有限,可見小微企業的成長發展除了政策扶持等外界因素外,還需要企業加強內功修煉,不斷提升自身實力,提高管理水平,加強人才儲備,提高服務水平。因此,今后擺在小微企業面前還有很長的一條路要走。(作者單位: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