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姜村,夢開始的地方
【文化中國行】
下姜村,夢開始的地方
■ 仇士鵬
偏居在浙江省淳安縣西南部的下姜村,像是城市生活之外的一紙浮想。
來下姜村,先要用水洗洗身上的風塵仆仆。此時的水褪去了浮華的青綠,不再像豆蔻少女般稚嫩、秀氣,反而變得優雅、沉靜,有了直照人心的清澈,與目送流云匆匆而過的淡然。
且把腳印留在岸上,靈魂翩翩踏入水中。
氣溫下降后,陽光愈發明媚。坐在竹筏上,看它在兩岸的山林留下的分界線。沒見光的樹冠,色澤陰沉,像是用多了染料,厚重凝滯;見了光的,身輕體健,冰肌玉骨,灰綠竟變成了鵝黃,顯出葉芽般的潤澤。閉上眼睛,感受竹筏上漸漸積蓄的溫暖,想象陽光一點點納入軀體,于是五臟六腑也像山林般重返青春,變得朝氣蓬勃。忽然想到,這不就是古人筆下的“負暄”?原來那份古典從容的生活美學也一并在陽光下復蘇。
蹲在竹筏上,掬一捧鳳林港溪的水,細嗅她從遠山帶來的云霧,而后向廊橋灑去,不知能否洗去一絲絲從它身上路過的經年風雨。
這世間有無數的廊橋,每座廊橋在各自的山水中都有各自的語言。而下姜村的廊橋就像村里的漢子,質樸、平凡。它沒能作為經典的工程設計載入史冊,卻總能在某個角度,與山水同處一個相框時,讓你的心弦輕輕一振。或許這座廊橋早已像脊梁一樣,挺拔在下姜人的身體里,讓他們既能走向遠方,又能記得回家的路;既能借山水開創美好,又能保持山村原態。美美與共,和諧并存,這是下姜村的處世之道。
走在堰壩上,腳踏碧波,面朝山村,攬風入懷,每一次呼吸都感到愉悅自由。踩在綠水與白浪的分界線上,聽著水流從腳下嘩嘩傾瀉,仿佛心中的煩惱也被夾雜其中一并沖走——它們注定不是永恒的,只是一時的郁結,當它們面對真正的永恒時,自然掩面而逃。
上岸后,在村中信步閑逛。白色的墻、白色的路、白色的橋面,頭頂白發的老人從上面拄杖走過。水中,白色的倒影守望著白色的避世理想。當腳步和下姜村的慢生活節奏保持一致后,你會不由自主地明悟到,回歸田園,回歸生活的本真,需要的從不是季節,而是心態。
來到下姜村,還要圍坐在歷史人文的火爐旁,感受時光的余溫在臉頰上緩緩烙印下微醺的火熱。
走進獅城酒坊,品一壺獅城米酒,在舌尖上解密時光的低語。因為新安江水電站的建設,讓它的前身張源昌酒坊沉入水下,但只要釀酒的手藝沒有失傳,那一抹繞梁不絕的酒香就始終不會消散。如今的獅城酒坊在下姜村煥發新生,為小橋流水的江南風情添上一抹“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恣意與豪情,成為淳安舌尖上的金字招牌,而這不正是自力更生、百折不撓的中華民族精神鮮明的寫照?
回程前,喝一碗千島湖魚頭燉煮出的濃湯,即使之后的日子里有大雪飄落,有北風凜冽,我的心里也會長久地籠罩在洋洋的暖意里,溫存在關于詩和遠方回味無窮的夢中。“下姜村民風似金,千島湖水潔如玉”,可謂名副其實。
據介紹,下姜村曾經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的基層聯系點。在20年前,它像是一個哮喘的老人,蝸居在炭灰和垃圾堆中。而如今,下姜村已完美融入淳安山水畫廊,成為其中的一部分,甚至成為其中一個熠熠生輝的標志點。它宛如一個眉清目秀的少女,衣袂飄飄,顧盼生姿,秀手沿著鳳林港溪輕輕一彈,就讓其旅游鄉村的美譽一路飛出江浙,飛往世界。
人們稱它是“夢開始的地方”。我想,當兩山理論根植于大地時,不僅僅是人,山水的夢也按下了開始鍵。竹篙一點,飄然入渺渺。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