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場更開放 參與更便利 服務更智能
北京:市場更開放 參與更便利 服務更智能
本報記者 鄭楊
作為國務院首批營商環境試點城市之一,北京市自2017年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改革以來,從持續規范市場競爭環境、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優勢、借勢“數智”推動服務升級等方面著手,連續推動實施7輪改革,制定近20部相關制度文件,出臺47項具體改革舉措,全力打造“市場更開放、參與更便利、服務更智能”的政府采購營商環境,為助力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積蓄動能。
培育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將改革落到實處。2019年,北京市出臺了全市統一的集中采購目錄,實現了市區兩級協議采購結果共享。2021年,在全市執法服裝采購項目開展過程中,北京市作為首個“集中帶量采購試點”,將原本118家預算單位重復采購活動簡化為1次執行。2022年,北京市在全國率先發布了首個框架協議采購公告,有針對性地解決以往多頻次、小額度需要多次重復采購的問題,提高采購效率。2023年,完善并發布了《北京市政府采購文件示范文本(2023年版)》,增加女性勞動和社會保障權益等最新內容,并將示范文本嵌入到全市政府采購電子招標系統。
制度建設到位,落實有了保障,如何讓市場活力充分釋放?北京市創新實踐,逐步建立起“兩統一、全鏈條”的政府采購信息公開機制。
“兩統一”,一是統一平臺。2017年,北京上線全市統一的信息發布平臺“北京市政府采購網”,全市所有的政府采購項目信息“一網通查,免費獲取”。二是統一規則。北京市不斷完善信息公開制度規范,制定了采購公告、意向公開、采購需求等13類公開信息的統一模板,大幅提升了信息發布的及時性和規范性。
“全鏈條”即構建全面透明的信息公開鏈條。2020年,北京市率先啟動了采購意向公開的試點工作。依據規定,財政部門在批復各部門預算后的60天內,采購方需將全年的采購計劃公開,促使企業能夠提前掌握年度政府采購的需求動態。2023年,在全國率先印發《關于政府采購成交結果公告采用單一來源方式理由的通知》,明確在政府采購項目結果公告中,公開采用單一來源方式的理由,并在全市范圍實施。2024年,進一步完善政府采購合同變更信息公開,實現采購過程信息公開全覆蓋。
助企紓困激發市場活力
近年來,北京市不斷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提高預留中小企業采購份額,專門將留給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的預留比例,在國家要求的30%和18%的基礎上,分別提高到40%和28%。2024年,北京市政府采購合同授予中小微企業的金額達746.4億元,占采購總規模近八成;其中授予小型、微型企業的金額達523.8億元,超過采購總規模的一半。
為緩解企業現金流壓力,北京市印發文件,明確要求合同支付首付款原則上不低于合同金額的30%,對中小企業首付款不低于50%。開通供應商在線提交付款申請、提交發票功能,方便供應商及時查詢資金支付狀態。建立資金支付智能提醒和逾期預警機制,督促采購人根據合同具體約定及時支付合同款項。
北京市重塑政府采購合同融資流程機制,在全國率先實現“政采貸”線上辦理的銀行還款賬號自動鎖定和支付狀態反饋功能。參與政府采購的企業可以憑借政府采購合同在線向金融機構申請融資,無需抵押或擔保,即可享受程序便捷、利率優惠的貸款服務。截至2025年3月,已累計為企業線上放款900余筆,融資約7.5億元。為減輕企業負擔,2024年4月北京市還上線電子保函線上服務。目前,已累計為700余個政府采購項目開具電子保函1400份,節約企業參與政府采購活動所需占用資金成本9000余萬元。
為著力破解政府采購活動中企業跨地區、跨平臺重復辦理CA注冊的難題,北京市還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政府采購活動中企業身份認證、掃碼登錄、電子簽章、加密解密等功能“一照通投”。截至2025年3月,累計近3萬家企業利用電子營業執照,開展政府采購業務約24萬次。
借勢“數智”助推質效提升
自2024年4月15日以來,北京市所有政府采購項目(除涉密項目外)均免費向供應商提供電子采購文件。同時,鼓勵采購人和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積極推進政府采購項目全流程電子化實施,逐步提升全流程電子化覆蓋率。
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部署”的原則,北京市財政整合建設了全市統一的“1+1+2”的政府采購一體化平臺。自2019年開始,在統一全市信息發布平臺的基礎上,逐漸推進全市監管平臺以及電子賣場和電子交易兩大采購交易平臺的統一。
“我們著力推動參與采購活動的集成度和統一度,實現了‘一個平臺、一次注冊、一套標準、一網辦理’,從采購預算、采購執行,到合同支付等全流程閉環管理。特別是電子賣場和電子交易兩大平臺,填補了北京市政府采購在線交易的空白。”北京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電子賣場支持網上直購、在線詢價等交易方式,為集采目錄內小額零星采購提供透明高效的渠道。電子交易平臺支持公開招標、競爭性談判、競爭性磋商、框架協議等7種采購方式全流程在線交易。
為加速數智化賦能進程,北京市還積極推進大數據分析技術的應用。通過采集和分析各類采購活動的數據,建立了動態監測機制,結合推廣示范文本,梳理常見敏感詞90余條嵌入采購一體化平臺,對采購文件中易發的隱性門檻和壁壘問題予以“智能預警提示”,為打造公開、公平、公正的政府采購環境提供有力的數字化支撐。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