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大模型有了“安全采購指南”
政采大模型有了“安全采購指南”
■ 本報記者 張明柳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政務領域的加速滲透,政府采購大模型已成為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優化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然而,大模型在數據安全、內容可控性等方面的潛在風險,也讓“安全采購”成為核心議題。近日,全國網絡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的《政務大模型應用安全規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范》),為政府采購大模型劃出了清晰的安全底線與操作路徑。
以采購全流程規范筑牢安全防線
《規范》明確,政府采購大模型需從“已完成備案”的服務中篩選,堅決杜絕“無備案上崗”。采購商業大模型服務時,必須逐一核實服務商的備案資質,嚴禁使用未經備案的服務或轉接服務,從源頭阻斷風險輸入。對于選擇開源大模型自行部署的場景,采購方需通過模型研發機構官網、主流開源社區官方賬號等權威渠道獲取代碼及組件,同步開展完整性校驗和安全測試,確保模型“出身”可靠、無隱藏風險。
針對調用互聯網大模型API的采購模式,《規范》要求啟用服務商API鑒別機制,嚴格核實數字證書有效性,精準甄別虛假接口、仿冒或套殼大模型,避免因服務來源不可靠導致的數據泄露或功能失效。
為保障政務服務的準確性與可控性,《規范》鼓勵采購采用檢索增強生成(RAG)技術的大模型,通過外掛知識庫提升內容的時效性與精準度。同時,對知識庫數據的采購與接入設立“防火墻”:人事、財務等敏感業務數據嚴禁跨部門接入大模型服務;所有接入數據需經管理部門與業務部門聯合評估必要性,來源、類型、規模需全程留痕可追溯,且必須經過清洗過濾,去除違法不良信息、錯誤內容,敏感個人信息需脫敏處理,從數據層面筑牢采購安全防線。
政府采購大模型并非“一買了之”,而是需與部署、運行環節的安全要求無縫銜接。《規范》要求,采購的大模型需適配政務信息系統“集約化部署”標準,軟硬件設備、第三方工具需通過安全測試,及時修復已知漏洞;運行中需落實日志留存(不少于6個月)、人工服務兜底、異常反饋渠道暢通等機制。這意味著,政府采購大模型不僅要“買得安全”,更要“用得規范”。
以標準引領政采智能化升級
業內人士指出,《規范》的出臺為政府采購大模型提供了“安全清單”,既明確了采購環節的剛性要求,也為后續應用的全流程安全奠定了基礎。
“從技術層面看,《規范》推動強化模型技術研究,提升輸出結果可靠性。福建省政府采購AI服務中的智能政策解讀功能,需依托高質量數據與精準算法,才能為采購人、供應商及代理機構提供實時、準確的政策法規解答。通過參考《規范》,不斷優化數據治理,能讓智能問答更精準,助力各方主體正確理解政策,保障采購活動依法依規開展。”福建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張瑋告訴記者。
“《規范》指明了采購政務大模型絕不僅僅是買一個算法模型,而是要采購一個包含技術平臺、運營體系、服務能力在內的完整解決方案。采購時,不僅要看模型參數、算法精度,更要評估其是否有平臺化和運營化的能力。”博思數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采購研發中心副總經理林鎮勛認為,有了統一的標準,所有希望進入政務市場的AI廠商就有了一個共同的“賽道”和“規則”。供應商必須圍繞《規范》的要求去打磨產品、提升能力,而不是僅僅依靠營銷或品牌效應。這會倒逼產業升級,讓真正有技術實力、深刻理解政務場景、重視安全合規的廠商脫穎而出,最終讓采購方受益。
未來,隨著《規范》的完善與落地,政府采購大模型將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更好地釋放人工智能在政務服務中的價值,實現“效率與安全”的雙向提升。“《規范》推動政務大模型標準指標和評估體系建設。福建省政府采購可借助這一體系,對AI服務定期評估,持續優化功能。隨著我省政府采購智能投訴處理、AI輔助評審等功能上線,更需依據相關標準,從模型能力、場景適配等多方面把關,保障新功能穩定、高效運行,提升政府采購全流程效率與智能化水平。”張瑋表示。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