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采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
政采頭條
政采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
本報訊 記者張舒慧報道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的《關于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勾勒出我國城市未來發展藍圖,為我國加快城市發展方式轉型、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具體指引。從《意見》具體內容看,政府采購將在城市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意見》為政府采購拓寬了新領域,包括但不限于:實施物業服務質量提升行動;穩步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支持老舊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持續推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加快新型建材研發應用,推動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規模化發展,加大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力度;加快適老化、適兒化、無障礙設施建設改造;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加快城市地下管線管網建設改造,因地制宜建設地下綜合管廊;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打造集約統一、數據融合、高效協同的城市數字底座,完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深化數據資源開發和多場景應用,推動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公共服務“一網通享”;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協同,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布局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強對城市獨特的歷史文脈、人文地理、自然景觀保護,完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推動歷史文化名城、街區整體保護,活化利用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筑、工業遺產,依托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地段,結合實際開展文化展示、特色商業、休閑體驗等;加強文物資源保護管理利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傳承,等等。
在《意見》出臺之前,政府采購已在城市建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在綠色建筑方面,財政部等部門推行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政策,要求運用政府采購政策積極推廣應用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建設綠色建筑,著力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打造宜居、綠色、低碳城市。目前上述政策實施范圍擴大至全國101個市(市轄區),納入政策實施范圍的項目包括醫院、學校、辦公樓、綜合體、展覽館、會展中心、體育館、保障性住房以及舊城改造等政府采購工程項目。在科技創新方面,財政部增設合作創新采購方式,以完善政府采購支持科技創新制度,北京、浙江、湖南等地積極推動這種新采購方式落地,完成了一批合作創新采購項目。此外,文化發展、數字化轉型等方面也一直是政府采購工作的重要發力點。如安徽省銅陵市通過政府采購實施13個文物保護及修繕等項目,支持市博物館等文物管理部門改善文物保護條件;甘肅省敦煌市通過政府采購對敦煌第130窟大型洞窟進行數據采集;上海市楊浦區通過政府采購建設建筑領域碳排放智慧監管平臺;廣東省東莞市通過政府采購保障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運維等。
“隨著我國政府采購制度日臻完善,政府采購政策功能也日益凸顯。在實踐中,我國政府采購已經從‘花錢買東西’轉變成了‘引導市場發展’的戰略工具。尤其是近年來,我國政府采購加大了綠色環保、科技創新的政策要求。”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叢虎表示,這不僅是中國治理現代化的要求,而且和城市高質量發展轉型高度契合。我國城市發展理念和作為公共財政支出重要方式的政府采購理念高度一致,都是以滿足公共利益、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為目的。在我國城市高質量發展轉型過程中,政府采購既能引導城市發展方式轉型,也能直接賦能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此外,政府采購的各項政策功能是一脈相承的。比如,購買綠色環保產品,既是對產業發展的引領,也是對科技創新的要求,還是政府提供更加優質服務的體現。政策目標的一致性,政策功能的多元性,使得政府采購在城市高質量發展中具有天然的優勢,也必將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中最為有效的治理工具。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