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董事長炮轟家電扶持政策 稱市場規則更有效
本報訊 (記者林其玲)在國內家電刺激政策逐步退出后,不少家電企業高層紛紛表示,希望政府能夠出臺延續政策。就此,全國人大代表、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昨天卻“炮轟”扶持政策,認為目前國內已出現“實業空心化”情況,“嚴肅的市場規則遠比出臺若干扶持政策有效和急迫得多”。
嚴肅的市場規則亟待出臺
2008年,國家陸續推出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惠民空調補貼等刺激消費政策,極大地釋放城鄉居民的消費能力。隨后幾年,國內家電行業呈現超速增長局面,不少家電企業的年營收額增速保持在40%左右。去年下半年,家電刺激政策陸續退出,家電行業逐漸走向低迷,銷量大減,春節前不少家電企業紛紛裁員,應對“寒冬”。家電企業紛紛呼吁政府出臺后續扶持政策。
對此,周厚健認為,政府應轉變在經濟中扮演的角色,及時把“強勢”轉變到強力維持和建立市場公平競爭的健康環境上去,引導企業調整產業結構、建立健康的市場秩序。“特別是在當下,出臺嚴肅的市場規則遠比出臺若干扶持政策有效和急迫得多。”
周厚健稱,政府應從重GDP 轉向重“秩序”,政府應敦促企業“走正道”,引導企業真正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恰恰是政府強化國家經濟質量、調整產業結構、做實產業的重要手段。
太多捷徑導致“實業空心化”
“中國的機會太多,誘惑太多、捷徑太多,到處演繹著一夜暴富的神話。于是你東張西望、左顧右盼,試圖尋找一種捷徑。長此以往,企業怎能具備優秀卓越的表現能力呢?”周厚健稱,一方面要警惕“實業空心化”,另一方面也要警惕“主業沙漠化”,就是要看到主導產業的“大而不強”,主要表現為企業規模很大,但主業虛空、優勢不突出、特長不明顯、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
周厚健認為,“實業空心化”和“主業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社會上有太多的捷徑、太多的投機機會,導致企業浮躁、重視短期利益等現象突出。同時,市場中到處充斥著虛假宣傳、夸大事實、忽悠消費者的行為。
“在這個背景下,持續耐心集中精力、專心致志地圍繞主業去降成本、提高開發和生產效率,補齊或規避短板,力求掌控核心技術、打造‘價值鏈競爭力’的企業顯得尤為稀缺。”周厚健表示,“對企業來講,沒有捷徑,一切捷徑都是彎路。”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