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康:市場經濟淡化面子
面子就是貶低自己抬高別人的表演,正如易中天所說,面子是中國人的寶貝,幾乎主宰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從世界范圍看,到目前為止,人類經歷的經濟制度有兩種:一種是以人的權力作為使用資源的主要手段,稱之為等級制度,其特點是自上而下,巴結領導就顯得異常重要;另一種是以財產權力作為使用資源的主要手段,稱之為市場制度,其特點是自下而上,巴結群眾就顯得很重要。就中國而言,前一種在改革開放前盛行,后一種在改革開放后逐漸普及。
在等級制度下,一個人的財富多寡,社會地位高低,與等級密切掛鉤,等級越高,能夠獲得的財富越多;權力越大,越受人尊重。
等級制度下,面子的角色當然重要。領導是很有面子的,領導周圍能說得上話的小人物也相當有面子。比如,古代皇帝的面子相當大,大量事情,包括一個人的生殺予奪,全由皇帝老子說了算。就算是皇帝身邊的太監,眾人也往往不敢怠慢,面子也大得不得了,他說一句話,講得好講得壞,對你無疑非常之重要。
后來,獨裁制度被推翻,政府與國企注意講民主了,但還是存在少數領導說了算的現象。現實中還包括給領導開車的司機,下面的官員有理無理都得讓他三分,逢年過節都要主動與他聯絡感情,順便給點好處,很是給他面子。
看得出,等級制度下,面子是權力的副產品,等級越高,權力越大,面子越大。給人面子,其實是想從人家手里的權力與資源當中分得一杯羹。
市場制度下,收入的分配由個人選擇決定,不再由領導指令決定。比如,企業生產以滿足眾多消費者需求為目標,生產成功與否由眾多消費者說了算。企業產品受消費者歡迎,企業就賺錢,否則就虧本,與企業面子大小沒有關系。
又如企業收入分配,民營企業里是以工人能力強弱、給企業貢獻大小為分配標準,與面子無關。在交換與消費領域,如果你我都想要同一幢房子,無論你是多大的官,多大的腕兒,只要你出的價錢沒有我出的高,我就能買到,你卻不能,雖然你的職務、名氣與財富比我有優勢。
市場制度下,一件物品你要我也想要,那好,我們就來一場競價吧,誰出價高誰就贏了,與面子沒有關系;同樣,企業想賣產品賺錢,那好,就比賽,誰把產品做得更好,把價格定得更低,誰就贏了,與面子沒有關系。
市場的邏輯是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只有方便別人,才能成就自己。以“房”為例,市場制度下,這年頭,人人都有一本難念的“房”經:老百姓愁住房,開發商愁售房,企業家愁賬房,制片人愁票房,當官的愁二房,貪贓的愁班房,男人愁私房,女人愁乳房,老人愁心房,打工的愁租房,住院的愁病房,分娩的愁產房,結婚的愁新房,小市民愁拆房。
市場經濟里,要說與面子有關系的話,那也是財富的副產品。許多事情都以物質方式衡量與處理,財產的作用大了,面子的作用小了,所以,面子慢慢變得不太吃香了。(摘自《麻辣經濟學》)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