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審專家庫應打破地域界限
黃學軍
政府采購評審環節決定采購的最終結果,因此評審專家在政府采購領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評審專家的科學管理和使用受到了廣泛地關注。然而,從目前實際執行情況來看,政府采購如何通過評審專家的廣泛征集、專家庫的科學分類、評審專家地域化管理和有效使用來最大程度地實現政府采購評審的陽光公正,值得探討和思考。
1.專家征集要立足面廣人多。
專家庫建設面臨的首要挑戰是采購項目品目的擴張性和庫內專家有限性的矛盾。廣泛征集相當規模數量的專家是解決矛盾迎接挑戰的前提。可以對有興趣參與政府采購評審工作的社會各界人士敞開大門,盡量掌握最廣泛的人力資源。
一是整合使用專家庫的基層單位資源。二是整合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家資源。三是整合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專家資源。四是整合長期從事一個行業的工作、實踐經驗豐富的行家里手的資源。在這方面是否可以考慮適當降低學歷和職稱的要求,以保證有充足的專家資源可供選擇。
2.對專家庫進行科學分類。
必須對符合資質條件的專家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類,最終目標是最優地建立起細分類別和產品或服務之間的對應關系。同時允許同一專家可以在相近的多個細分類別中交差出現。細分類別可以遵循以下原則:一是總體按照每個年度政府采購目錄的大類和小項分類。二是根據總結出的采購實踐的需求進行歸類,重在實用性、公正性。三是專家庫分類動態管理,省級管理部門可以每年召開一次專家庫使用情況的專題研討會,不斷發現問題,不斷加以完善和優化。評審專家庫必須定期維護、更新,及時吸納新的、符合資格條件的專家入庫,淘汰知識老化、不了解市場變化的及年齡偏大的專家,建立專家優勝劣汰制度。如超過65周歲的專家要制度化地從庫中刪除。
3.科學界定評審專家地域化管理和使用。
目前,有許多省市采取的是以地級市為地域單位的建庫方式,從總體上,這種方式是合理的。但隨著政府采購范圍的不斷擴展,專家庫分類越來越細,各細分庫中的專家人數較少,導致了評審專家在同一項目或一年內連續多次參加評審工作的現象。在目前專家征集有限的情況下,各地共享專家庫,是解決評審問題的可行措施。建議由省級主管部門發文規定,各地抽取專家可跨地區使用,各被聯系跨區抽取專家的市政府采購管理部門要熱情服務,規范抽取,嚴格管理。集成類項目可以在多個細分的專家庫中分別抽取進行組合。這樣可以大大緩解本地區細分庫中專家不足和重復使用的問題。同時,應修改現行的評審專家原則上在一年之內不得連續3次參加政府采購評審工作的規定,可規定同一采購項目同一評委不得2次參加評標。
此外,要嚴格專家管理,明確專家職責。對政府采購評審專家業務水平的評定、評審專家的培訓和更新,專家的責任和義務都要有細化的法律依據。對評審專家評審費的發放和標準包括異地專家的接送費用標準,都要進行明確的規定。當然,如實施政府采購過程電子化評標和電子簽名,這樣的煩惱可迎刃而解,到那時,甚至可實行全國跨區的政府采購專家抽取使用,評審的公正性會得到更有力地保證。(作者單位:江蘇省寶應縣財政局)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