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提速計劃中的巴西公共采購
【國際視野】
Silvia Fazio Henry Andreae
由于城市基礎設施更新升級已成為巴西經濟增長加速計劃中的關鍵部分,同時,2014年巴西世界杯以及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也將相繼拉開,對于海外公司來講,巴西公共采購市場充滿了商機。
巴西的公共采購擁有十分嚴格的監管程序,合同的簽署通常需要經歷一系列競價過程,這使得參與巴西公共采購的供應商需要非常了解該國市場和采購程序。
法律框架
還未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GPA)的巴西,擁有一套自成體系的公共采購制度。
支撐公共采購程序的是一系列核心規則。首先,聯邦憲法第37條明確了公共采購的適用范圍:即除特殊情況外,公共工程、服務、購買和出售的協議必需經過招投標程序后才能簽署,以確保供應商間的公平競爭。其次,8666/93號聯邦法第3條規定,公共管理部門需要堅持平等原則,程序運行必須依據以下原則:合法、公正、道德、透明、行政廉潔、具有約束性質地邀標和客觀地評審。此外,規定還禁止因特殊偏好而在合同中設置具有明顯指向性的約束條款,如對投標人國籍或其商務辦公位置的限制等。
巴西的公共采購方式多種多樣,對方式的選擇主要基于對項目價值與屬性的判斷。8666/93及10.520/02號聯邦法規定了公開招標、詢價采購、邀請招標、拍賣采購等幾種采購方式。比如公開招標,適用于價值150萬雷亞爾(約合46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工程和服務項目及價值65萬雷亞爾(約2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貨物項目。
為讓投標者在出價前有充足的時間作準備,法律規定了不同方式下項目的最短公告時限。例如,大多數公開招標項目需在開標前公布至少45天以上。通常在實踐中,標的價值越大,股權合同的復雜程度越高,投標人需要準備和提交標書的時間也相對越長。
“購買巴西行動”
巴西的公共采購立法是在平等和公平等核心原則之上建立的,這本能使海外公司大可放心,然而最近修訂的8666/93號聯邦法讓這種樂觀情緒受到猛烈沖擊,該法令也被稱作“購買巴西行動”。同時,為增強雷亞爾的影響力,巴西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在刺激經濟時保護本土產業的政策,比如12.349/10號聯邦法增加了“刺激本國發展”原則,并要求公共管理部門須在采購程序中將該原則考慮在內。
這項政策會使政府在購買時優先考慮本國企業,這會比直接購買國外同類產品或服務多支付25%或更多的費用,聯邦政府也將為此建立適用的優惠幅度,這種只有本地的產品或服務可以享受到的優惠幅度的政策,會刺激海外公司與巴西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芝麻開門?
盡管“購買巴西行動”的法令已頒布,但巴西公共采購制度邁向自由化的趨勢依舊值得關注。這是因為巴西一直都具有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若想避免全球經濟衰退,巴西不僅需要跟隨全球對其自然資源及商品貨物高需求的步伐,同時,2014年巴西世界杯以及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兩個大型國際體育賽事的相繼舉辦也將給巴西帶來額外壓力。來自于對完成場館建設最后期限的壓力,會促使巴西公共采購的限制減少,政府會鼓勵海外公司參與招投標環節,與他們的巴西同行們共同競爭。
對外國投資的開放,可以從最近政府拍出3座主要機場運營權項目中看到:這包括圣保羅市瓜魯柳斯國際機場、首都巴西利亞機場和坎皮納斯市維拉科波斯機場。
為贏取運營權,一些海外公司與巴西公司組成聯合體參與競標,其中包括南非機場管理公司與巴西Invepar公司組成的財團拍得圣保羅機場20年運營權,法國埃吉斯機場運營公司與巴西特里溫福公司、UTC公司聯手,競得坎皮納斯機場30年運營權,阿根廷美洲公司與巴西Enfravix基礎建設公司合作贏得巴西利亞機場25年運營權。
毫無疑問,未來會有更多的涉及巴西鐵路系統和港口的運營權私有化項目將緊隨其后。
(摘自英國《國際銷售通訊》,朱穎編譯)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